[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0111.4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梅;崔宝洲;梁义辉;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B11/16 |
代理公司: | 11288 北京瑞成兴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调节装置 支架 智能巡检机器人 透镜 轨道交通隧道 成像系统 车体 光源 检测 第二驱动装置 第一驱动装置 信号采集装置 光源焦距 弯曲运动 光照 隧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包括固定在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光源调节装置(1),设置在光源调节装置(1)内部的光源(2),设置在光源调节装置(1)外的信号采集装置(3);光源调节装置(1)包括固定在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支架(11),设置在支架(11)前端的透镜(12),设置在支架(11)上用于控制光源(2)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3)和设置在支架(11)上用于控制透镜(12)弯曲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能够为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检测提供足够的光强度,同时能够通过对光源焦距的调整实现在隧道内部的定向光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智能巡检机器人上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城市的人口日益增多,路上交通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急剧增加的交通使用量,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重要的作用。自从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已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广泛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特殊服务性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除了职工人身安全,还包括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各种设备设施的运行安全,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特性包括:(1)公共设施特性;(2)大流量高密度;(3)封闭性;(4)防范困难。
城市轨道交通中存在大量的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由于自动化高,检测精准等特征以广泛应用于隧道内实时检测项目,隧道内通常光线不足,会大大影响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隧道内光线不足而影响智能巡检机器人检测精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能够为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检测提供足够的光强度,同时能够通过对光源焦距的调整实现在隧道内部的定向光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其包括固定在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光源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光源调节装置内部的光源和设置在所述光源调节装置外的信号采集装置;所述光源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前端的透镜。
光源通过透镜形成光束,能够在隧道内提供足够的光强度,为信号采集装置实时采集隧道内的影像数据提供支持,同时成像系统支架能够调节光束的形状,为信号采集装置的定向数据采集提供足够的光强度,提高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光源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控制所述光源运动、调整所述光源至透镜的距离的第一驱动装置。
第一驱动装置控制基板在支架内沿透镜光轴方向前后运动,能够调节透镜与光源之间的距离,使光束能够聚焦到检测区域,提高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验的成像系统,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透镜为线性菲涅尔透镜。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包括一设在支架外的线阵相机。
采用线性菲涅尔透镜可以提供线性光,从而为线阵相机提供相符的光源,可以使监测范围更广。
作为优选方式,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改变透镜弯曲弧度的第二驱动装置。改变透镜弯曲弧度,可以调整镜头经发出的线性光的长度,即调整其覆盖范围。即可以根据机器人成像视野来调整补光区域,提高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检测灵活性。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支架座和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架座两端的支架板,以及位于支架座和支架板上下两端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透镜的上下端分别活动地与所述支架的顶板和底板的端部连接。透镜设在支架的前端,其上下两端活动连接,有利于方便调整透镜曲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0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