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值守陆基ADS-B接收站的自主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1660.3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9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陈利虎;杨磊;陈小前;白玉铸;庹洲慧;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值守 ads 接收站 自主 温控 系统 | ||
1.一种无人值守陆基ADS-B接收站的自主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的加热模块(2)、散热模块(3)、以及温度检测装置(4),其中,所述控制器(1)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4)检测到的所述ADS-B接收站机箱内的温度来确定机箱内的温度值,并将所确定的所述机箱内温度值与设定控制温度范围作比较;
低于所述设定控制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所述控制器(1)的控制模式为低温模式,开启所述加热模块(2);
高于所述设定控制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所述控制器(1)的控制模式为高温模式,开启所述散热模块(3);
在所述设定控制温度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1)的控制模式为常温模式,不开启所述加热模块(2)和所述散热模块(3);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4)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ADS-B接收站机箱内多个位置进行多点温度检测,各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在所述控制器(1)的控制下以设定的时隙循环采集所述ADS-B接收站机箱内各自所在区域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1)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4)检测到的所述ADS-B接收站机箱内的温度来确定所述ADS-B接收站机箱内的温度值包括:将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机箱内温度值,或者以所述ADS-B接收站机箱内多个零部件各自的重要性为权重将所述多个零部件各自所在区域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分别乘上相应的权重,求和后得到的值作为机箱内温度值;
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风扇,所述多个风扇中,靠近所述加热模块(2)的布置区域的风扇为第一组风扇(51),靠近所述散热模块(3)的布置区域的风扇为第二组风扇(52),其余的风扇为第三组风扇(53);当所确定的所述机箱内温度值处于所述设定控制温度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1)处于常温模式,不开启所述加热模块(2)和所述散热模块(3),而且根据所述ADS-B接收站机箱内指定的多个位置之间的温差值大小决定是否开启所述第二组风扇(52)和/或所述第三组风扇(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值守陆基ADS-B接收站的自主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2)包括电加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陆基ADS-B接收站的自主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3)包括导热管和水泵(31),所述导热管包括所述ADS-B接收站机箱的内部导热管(32)和外部导热管(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陆基ADS-B接收站的自主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确定的所述机箱内温度值低于所述设定控制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所述控制器(1)处于低温模式,控制所述加热模块(2)、所述第一组风扇(51)和所述第三组风扇(53)启动,直到所述ADS-B接收站机箱内温度等于或高于所述设定控制温度范围中的第一设定温度值时停止所述加热模块(2)的加热,并停止所述第一组风扇(51)和所述第三组风扇(53)的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无人值守陆基ADS-B接收站的自主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确定的所述机箱内温度值高于所述设定控制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所述控制器(1)处于高温模式,控制所述散热模块(3)、所述第二组风扇(52)和所述第三组风扇(53)启动,直到所述ADS-B接收站机箱内温度等于或低于所述设定控制温度范围中的第二设定温度值时停止所述散热模块(3)的散热,并停止所述第二组风扇(52)和所述第三组风扇(53)的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陆基ADS-B接收站的自主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DS-B接收站工作的环境,调整所述加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以及所述多个风扇中至少一种温控部件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16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