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核铀酰配合物在ATP分析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4952.2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锡林;许丽;蒋敏;廖力夫;王娇;彭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配合物 底液 双核 生物化学分析检测 标准曲线 待测样品 散射光谱 最优条件 缓冲液 精准度 波长 称取 滴加 加水 检出 稀释 配制 应用 溶解 绘制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核铀酰配合物在ATP分析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化学分析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检测ATP的最优条件;配制BUIPTP检测底液;绘制测定ATP的标准曲线;样品中ATP含量的分析:称取含有ATP的待测样品,加水溶解或稀释,并加入Tris‑HCl缓冲液;在搅拌下将BUIPTP检测底液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在最佳波长处测定二级散射光谱强度。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方法检测的ATP的浓度,与客观浓度的偏差小于2.5%,本发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准度;在ATP的浓度低至0.75nmol·L‑1时本发明仍能检出,在2.5‑500n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分析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核铀酰配合物在ATP分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一种高能化合物,是生物体内组织细胞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能够储存和传递化学能,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糖和核酸的代谢。ATP在细胞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细胞活性的一个重要标志物。ATP也常作为检测微生物污染的一个指标。
目前已有的ATP检测方法大抵操作繁琐,耗时长,制备过程复杂,对仪器设备要求高,精度低等缺点。因此,探索新的、灵敏度高的、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对于检测ATP在食品、药品、环境水样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在光谱分析检测方法中,二级散射(second-order scattering,SOS)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分析技术,因其灵敏度高,简单便捷的优点引起人们的关注,已被用于各种目标分析物的检测。与其他分析法相比较,SOS法线性关系好,线性范围宽,是一种新的光谱分析检测方法。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中性条件下,双核铀酰配合物(binuclear uranyl-isophthalaldehyde-tetrapyrrole,BUIPTP)与ATP能形成一种配合物体系,对体系进行光谱性能测试,发现在体系激发波长的二倍处出现一个强峰,激发波长位于283nm处,在最大激发波长处,体系的SOS强度随着ATP的浓度的增加存在着线性关系,可用于痕量分析,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为0.75nmol·L-1,其灵敏度较常见的检测ATP的方法要大大的提高。本发明研究了双核铀酰配合物(BUIPTP)与ATP的配位反应对二级散射强度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得出的结果让人满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核铀酰配合物在ATP分析中的应用,就是创造性地利用双核铀酰配合物用于二级散射方法,以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核铀酰配合物在ATP分析中的应用,所述双核铀酰配合物为BUIPTP,该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检测ATP的最优条件:
1-1,在比色管中加入已知浓度的ATP溶液得到待测ATP溶液;
1-2,配制BUIPTP检测底液;
1-3,配制标准品溶液:
在搅拌下将BUIPTP检测底液滴加到待测ATP溶液中,得到ATP标准溶液;
1-4,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激发波长下ATP标准溶液二级散射光谱强度,确定检测ATP的最佳波长;
1-5,配制不同pH的缓冲溶液,将不同pH的缓冲溶液加入ATP标准溶液中,在最佳波长下测定体系二级散射光谱,确定检测ATP的最佳pH;
1-6,将ATP标准溶液孵育0-50min,在最佳波长及pH条件下测定二级散射光谱,确定检测ATP的最佳孵育时间;
1-7,在最优条件下,检测不同浓度的ATP的二级散射光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4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