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浆成型制备致密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9064.X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4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曹献莹;刘久明;吴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高富氮化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84 | 分类号: | C04B35/584;C04B35/62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300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氮化硅陶瓷材料 致密氮化硅 表面修饰 陶瓷材料 注浆成型 烧结 浆料 氮化硅陶瓷粉体 氮化硅粉体 氮化硅颗粒 生产成本低 氨水调节 烧结助剂 生产过程 陶瓷料浆 先进陶瓷 注浆工艺 高固相 高致密 固含量 密堆积 脱模 注浆 固化 加压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注浆成型制备致密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属于先进陶瓷技术领域。该发明通过对氮化硅粉体进行表面修饰,添加烧结助剂后制备高固相含量的陶瓷料浆,利用氨水调节PH值使浆料具有良好流动性,经过注浆、固化脱模、干燥和烧结得到氮化硅陶瓷材料。本发明对氮化硅陶瓷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可制得高固含量的浆料,通过注浆工艺,实现氮化硅颗粒的密堆积,再通过烧结制备得到高致密的氮化硅陶瓷材料,整个生产过程及设备简单、无须加压,且生产成本低、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成型制备致密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属于特种、功能陶瓷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i3N4陶瓷由于具有高比强、高比模、耐高温、抗氧化和耐磨损以及抗热震等优点,在高温、高速、强腐蚀介质的工作环境中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竞相对它进行研究和开发,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现有的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成型技术主要是干压成型、等静压成型、注浆成型等。干压成型可制备坯体密度高、烧结收缩小的陶瓷制品,但模具成本高,成型时坯体易开裂、分层;等静压成型制备的坯体密度较高且分布均匀、强度高,且模具制作方便,但仅能生产形状简单的制品,生产率较低,且投资大,操作较复杂;注浆成型适用于制造大型的、形状复杂的制品,且成型工艺成本低,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和控制。但是,注浆成型浆料的液相含量较大,干燥过程中坯体收缩大,易变形及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浆成型制备致密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解决注浆成型过程中坯体收缩过大及变形、开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浆成型制备致密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通过对氮化硅粉体进行表面修饰,添加烧结助剂后制备高固相含量的陶瓷料浆,利用氨水调节PH值使浆料具有良好流动性,经过注浆、固化脱模、干燥和烧结得到氮化硅陶瓷材料。
所述氮化硅粉体的D50粒度为0.6μm。
所述氮化硅粉体的表面修饰采用酒精为分散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修饰剂,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3-6h。
所述氮化硅浆料的固相含量为65-70wt%,PH值为10-11。
所述注浆过程使用石膏模具,模具温度为常温,坯体自然阴干后低温干燥,制备氮化硅陶瓷坯体。
所述氮化硅陶瓷坯体的烧结温度为1600-1650℃,烧结时间为2-4h,烧结气氛为氮气、常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氮化硅陶瓷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可制得高固含量的浆料,通过注浆工艺,实现氮化硅颗粒的密堆积,再通过烧结制备得到高致密的氮化硅陶瓷材料,整个生产过程及设备简单、无须加压,且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同时,本发明制浆过程中将氮化硅陶瓷粉体分步加入,有效降低了浆料的粘度,增加了粉体在水中的分散性,进一步提高了浆料的固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浆成型制备致密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质量份的氮化硅粉体与1000质量份的酒精、20质量份的KH-550混合,并置于水域锅内加热至70℃,反应4h后干燥备用;
(2)先将54质量份修饰后的氮化硅粉、10质量份的烧结助剂、47质量份的去离子水、1质量份的分散剂球磨混合均匀,再将36质量份修饰后的氮化硅粉加入到混合浆料中,球磨混合均匀,使用氨水调节浆料的PH值至10.5,制备固含量为68wt%的氮化硅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高富氮化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高富氮化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9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