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减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2815.3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9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正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天齐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529 | 分类号: | E01F9/529;E01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减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减速带,包括布设在公路上的减速带,所述减速带包括一第一轴瓦,以及一个第二轴瓦,第一轴瓦与第二轴瓦的相对面均具有一个弧形腔,弧形腔内装入一支撑软管,支撑软管中间具有一个进水腔,支撑软管将上端的第一轴瓦向上顶起,第一轴瓦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轴瓦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耳,所述支撑软管的进水口端连接一根进水软管。本发明结合公路内部埋设的地下水管,可有效起到对减速带的缓冲,改变减速带的结构,减少减速带与轮胎之间的冲击,且可利用挤压力出水并湿润路面,起到降尘目的,而且受压的减速带可以增加地下水管的输水速度,减少增压泵的使用数量,提升排水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带,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减速带。
背景技术
在公路上,会设置大量的减速带,来对行驶的车辆进行减速,而目前的减速带的结构都非常的单一,减速带与车辆接触时振动较大,而且由于路面干燥,灰尘非常的大,因此需要市政洒水车进行洒水来降尘,而洒水车的使用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对过往的行人、车辆影响较大,危险性较高;
在纵横交错的公路底部,我们都会排布大量的地下水管,这些水管的输送、流动都是需要增压的,才能保证一定的输水力度以及速度,而且对于水管的输送,需要设置大量的增压设备,而且水管内的水如果部分能够用在上面的公路路面上,那么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如果能够利用车辆的挤压力来解决水管输水无力、输水水压低的问题,那么能够大大方便人们的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减速带,结合地下水管以及减速带,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道路减速带,包括布设在公路上的减速带,所述减速带包括一第一轴瓦,以及一个第二轴瓦,第一轴瓦与第二轴瓦的相对面均具有一个弧形腔,弧形腔内装入一支撑软管,支撑软管中间具有一个进水腔,支撑软管将上端的第一轴瓦向上顶起,所述第一轴瓦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轴瓦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之间形成一个缓冲腔,缓冲腔内并排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出水机构,定位出水机构的顶部伸入于第一连接耳内部的储水腔中,定位出水机构的底部定位设置于第二连接耳上端的定位孔内,所述支撑软管的进水口端连接一根进水软管,支撑软管的出水口端连接一根出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与出水软管的另一端均连接地下水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地下水管布设在公路路面的底部,所述地下水管的中间隔断,隔断处通过整个减速带连接导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轴瓦的底部弧形凸面扣入于公路路面的弧形凹腔内,两侧的第二连接耳通过螺丝固定锁紧于路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地下水管的一端均设置有一接头,进水软管与出水软管的一端均装入于该接头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定位出水机构均包括一活动针、固定轴套以及一顶出弹簧,顶出弹簧为不锈钢弹簧,其顶部固定焊接在第一连接耳内部储水腔的顶面上,顶出弹簧的底部焊接在活动针的顶部端面上,固定轴套顶部固定焊接在第一连接耳的外侧下端面,活动针穿过固定轴套并伸出于外部,其伸出端底部插入于第二连接耳上端的定位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针中间具有一个出水通道,其外侧伸出端开设一个出水小孔,其内部插入端设置一个进水小孔,出水小孔、进水小孔均与活动针中间的出水通道相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耳内部的储水腔与支撑软管中间的进水腔之间插入设置一根导水管,导水管将储水腔与支撑软管连接导通,导水管的外壁与第一连接耳、支撑软管之间打胶粘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进水软管上安装有一个单向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重新设计了减速带的结构,利用水的支撑结构,使得与车辆接触时能够更加的柔和,减少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天齐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天齐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2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