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注液前的测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7759.2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冲;王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2 | 分类号: | G01M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注液前 装置 | ||
本公开提出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前的测漏装置,包括:腔体、电池定位组件、测漏气缸组件、密封气缸组件、氦气源、氦气软管、压缩空气源、氦气检测仪和真空泵。本公开提出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前的测漏装置,通过腔体和密封盖形成可打开的密封负压环境,从而在负压环境下向电池内部冲入少量氦气,通过检测腔体内的氦气成分判断电池是否泄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注液前的测漏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经过电芯组装、盖板焊接后,在注入电解液之前,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以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密封合格性。
目前常采用压差式气密检测法:对电池内部充入一定的纯氮气后保压,然后通过压差式气密检漏仪检测电池的漏气情况。该方法主要有以下缺陷:1、检测时在电池内部充入一定压力,会造成电池鼓胀,将对后道工序产生影响;2、检测灵敏度不高,直接造成检测时间过长,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注液前的测漏装置。
本公开提出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前的测漏装置,包括:腔体、电池定位组件、测漏气缸组件、密封气缸组件、氦气源、氦气软管、压缩空气源、氦气检测仪和真空泵;
密封气缸组件包括:密封气缸、密封导杆、密封推板和密封盖;密封推板通过密封导杆安装在密封气缸上,密封气缸用于驱动密封推板上下移动;密封盖安装在密封推板远离密封气缸的一侧并跟随密封推板上下运动;密封盖下移状态下与腔体配合形成密封腔,密封盖上移状态下与腔体分离;
测漏气缸组件包括测漏气缸、测漏导杆和测漏推板,测漏导杆穿过密封盖设置,测漏推板通过测漏导杆安装在测漏气缸上并位于电池定位组件上方,测漏气缸用于驱动测漏推板上下移动;
电池定位组件安装在腔体内用于固定电池;氦气软管一端连接氦气源,另一端穿过测漏推板;测漏推板下移状态下,氦气软管插入电池定位组件固定的电池的注液孔并密封连接;测漏推板上移状态下,氦气软管与电池分离;
压缩空气源与腔体连接,用于向腔体内部输入压缩空气;真空泵与腔体连接,用于抽吸腔体内空气;氦气检测仪连接腔体用于检测腔体内部的氦气。
优选地,压缩空气源和真空泵位于腔体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氦气软管上设有氦气输出阀门。
优选地,还包括压缩空气阀,压缩空气源通过压缩空气阀连通腔体。
优选地,还包括真空阀,真空泵通过真空阀连通腔体。
优选地,其工作方法如下:将电池放入腔体并通过电池定位组件固定后,通过密封气缸驱动密封盖下移配合腔体形成密封腔。通过压缩空气源向腔体内充气,同时通过真空泵抽吸腔体内气体。首先关闭压缩空气源,真空泵滞后于压缩空气源关闭将腔体内形成负压环境。通过测漏气缸驱动测漏推板下移,氦气软管插入电池注液孔后,通过氦气源向电池内部冲入氦气,氦气检测仪的进气口与腔体连通,氦气检测仪用于检测腔体内是否有氦气成分。
优选地,工作状态下,真空阀与真空泵同步动作,氦气输出阀门与氦气源同步动作,压缩空气阀与压缩空气源同步动作。
本公开提出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前的测漏装置,通过腔体和密封盖形成可打开的密封负压环境,从而在负压环境下向电池内部冲入少量氦气,通过检测腔体内的氦气成分判断电池是否泄漏。
如此,本公开有以下优势:1、电池在密封腔中抽真空,电池内外的气压相同,电池不会出现凹陷等不良;2、测漏时,电池内部充入少量氦气,不会造成电池的鼓胀;3、采用氦检仪检测散逸的氦气,检测灵敏度更高、检测时间更短,提高了效率;4、密封盖合紧后,边充入压缩空气边抽真空,其目的是对密封腔进行氦气清理,避免对后续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77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