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钴基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3726.9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4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郭胜锋;赖利民;何然干;丁凯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4 | 分类号: | C22C45/04;C22C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块体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非晶合金领域内一种钴基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块体非晶合金成分为Cox‑Moy‑Bz,x、y、z为原子百分比,其中59≤x≤67,17≤y≤28,11≤z≤19,且x+y+z=100,如Co64Mo22B14,Co59Mo28B13等。该块体非晶合金具有超高强度、高非晶形成能力、良好的热稳定性、耐蚀性及软磁性能等特点,并且不含稀贵金属Ta、Nb等元素,制备成本低廉,适用于高强金属结构件、耐蚀耐磨涂层、磁性元器件等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非晶合金材料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新三元钴基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指出是一种超高强度、高非晶形成能力、优异的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软磁性能的三元块体非晶合金。
背景技术
非晶合金因其原子排列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独特结构,使得非晶合金具有极高的强度和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加工性能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一般将非晶三维尺寸大于1mm称为块体非晶合金,在众多块体非晶合金中,钴基块体非晶合金拥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以及软磁性能。然而,早期发展的钴基非晶合金形成能力相对较低,其产品主要以薄带、丝状等形态存在。直到2000年,在Inoue等开发出Co40Fe22Nb6Zr2B30直径1mm的块体非晶合金后(Materials Transactions Jim. 2000, 41 (9) :1256-1262),实现了钴基非晶合金存在形式的突破,进入块体非晶行列。随后,在2006年Men等人将微量元素Er引入到钴基非晶合金中,开发出临界尺寸高达10mm的Co48Cr15Mo14C15B6Er2块体非晶合金(Journalof Matreials Research. 2006, 21 (4) :958-961),为钴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钴基块体非晶的力学性能,2011年张涛研制出了Co-Ta-B块体非晶体系(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6 (16) :2072-2079),其断裂强度高达6GPa,但其塑性仅有0.5%,严重限制了其工程应用和进一步发展。2012年,沈宝龙等人开发出(Co1-xFex)68B21.9Si5.1Nb5(Intermetallics. 23 (2012) 63-67)非晶合金,其室温塑性得到了一定提升,达到1.3%的塑性应变。然而,该类合金的强度却整体降低了。随后继续开发了Co–Nb–B 非晶合金体系(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386 (2014) 121–123),其最高强度达到了5200MPa,并且具有很高的非晶形成能力,临界尺寸达到2mm,塑性也得到极大改善。然而,目前已开发的钴基块体非晶合金中常含有稀贵金属,如Ta、Nb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空间和应用空间。因此,发展高强度、低成本并兼具良好耐蚀性和软磁性能的钴基块体非晶合金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1)提供一种全新三元超高强钴基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2)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钴基块体非晶合金材料具有超高强度、高非晶形成能力、优异的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软磁性能等优点;(3)不含有目前高强钴基块体非晶合金体系中常用的Ta、Nb等稀贵金属,开发出一种成本更为低廉的钴基块体非晶合金体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3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