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机油标尺的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7471.3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9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温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11447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标尺 连通管 基准点 机油液面 油底壳 发动机 机油 标定 发动机机油标尺 发动机水平 同一水平 刻度线 卸油口 出油 底壳 点位 下端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标尺的标定方法,包括:将发动机水平放置;将连通管的下端连接至发动机的油底壳卸油口,使连通管与水平面之间成α角;向发动机的油底壳内注入第一预定量的机油;获取连通管内的机油液面与连通管上的基准点在连通管上的距离L1,其中,连通管上的基准点与发动机的机油标尺上的基准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根据公式L2=(sinα×L1)/sinθ,计算出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与机油标尺上的基准点在机油标尺上的距离,其中,θ为机油标尺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根据计算出的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与机油标尺上的基准点在机油标尺上的距离L2,标定第一预定量的机油在机油标尺上对应的刻度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标尺的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机油标尺是用来检查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量和机油液面高低的,机油液面需处于机油标尺的上刻度线与下刻度线之间,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若发动机油底壳内添加的机油过多并超过机油标尺上的上刻度线,则会影响曲轴的转动,从而增大发动机的负荷和汽车的耗油量,若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过少并低于机油标尺上的下刻度线,则可能导致发动机润滑不足,从而加快发动机的磨损速度。因此,准确标定机油标尺的上刻度线和下刻度线是有效控制机油加注量、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数模软件来模拟计算发动机所需的最小机油量在机油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和发动机所需的最大机油量在机油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在通过数模软件建模和计算的过程中,只考虑了发动机油底壳的体积,而忽略了油底壳内的滤油网、机油泵、集滤器等结构在油底壳内中占有的体积,因此,通过数模软件计算出来的机油标尺上最小刻度线与最大刻度线与发动机实际所需的最小机油量和最大机油量对应的最小刻度线和最大刻度线有一定的偏差,从而无法有效地控制机油的加注量,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标尺的标定方法,该方法能准确地标定一定注入量的机油在机油标尺上对应的刻度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标尺的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发动机水平放置;
将连通管的下端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卸油口,使所述连通管与水平面之间成α角;
向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内注入第一预定量的机油;
获取所述连通管内的机油液面与所述连通管上的基准点在所述连通管上的距离L1,其中,所述连通管上的基准点与所述发动机的机油标尺上的基准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根据公式L2=(sinα×L1)/sinθ,计算出所述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与所述机油标尺上的基准点在所述机油标尺上的距离,其中,θ为所述机油标尺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根据计算出的所述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与所述机油标尺上的基准点在所述机油标尺上的距离L2,标定所述第一预定量的机油在所述机油标尺上对应的刻度线。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标定出所述第一预定量的机油在所述机油标尺上对应的刻度线之后,继续向所述油底壳内注入机油,直至机油的总注入量达到第二预定量;
获取所述连通管内的机油液面与所述连通管上的基准点在所述连通管上的距离L3;
根据公式L4=(sinα×L3)/sinθ,计算出所述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与所述机油标尺上的基准点在所述机油标尺上的距离,其中,θ为所述机油标尺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根据计算出的所述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与所述机油标尺上的基准点在所述机油标尺上的距离L4,标定所述第二预定量的机油在所述机油标尺上对应的刻度线。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连通管内的机油液面与所述连通管上的基准点在所述连通管上的距离L1,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74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