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降低车辆座椅头枕振动的方法、头枕吸振器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0230.X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侯臣元;龚超;舒云;王伟峰;卢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79 | 分类号: | B60N2/879;B60N2/80;B62D65/00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昱;李强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枕 车辆座椅 吸振器 模态特性 最大振幅 安装方向 乘员头部 怠速工况 共振频率 模态测试 消除振动 振动测试 舒适性 传递 应用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用于降低车辆座椅头枕振动的方法、头枕吸振器和车辆。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进行车辆座椅模态测试,以获得车辆座椅的模态特性;进行车辆座椅振动测试,以获得车辆座椅头枕在车辆处于怠速工况下的最大振幅;根据所述模态特性、所述最大振幅、车辆座椅头枕的重量及尺寸来确定头枕吸振器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头枕吸振器的共振频率、重量、安装方向及尺寸、与周边的间隙;根据所述参数来制造头枕吸振器并将其装设在车辆座椅头枕上。应用本发明能直接降低头枕的振动,使得从头枕传递到乘员头部的振动幅值大幅减少,甚至能够完全消除振动,从而可以显著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低车辆座椅头枕振动的方法、头枕吸振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的振动是影响车辆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怠速工况下,由于车辆发动机的振动激励大、频率低,所以很容易激起座椅系统的振动。头枕是位于车辆座椅系统的最上部,因此振动会有一定程度的放大,这将造成乘员的头部的极度不舒适感。对于豪华车型的座椅来讲,它的头枕结构复杂,因此头枕存在很大振动的情形更为常见。
对此,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采用降低座椅在车身安装点的振动、改变座椅的模态频率、在座椅靠背上增加动力头枕吸振器等方式来降低座椅头枕的振动,以便期望改善乘坐的舒适性。但是,包括以上方式在内的这些现有技术都是试图通过降低车辆座椅的底座或靠背的方式来间接地降低头枕的振动,实际获得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降低车辆座椅头枕振动的方法、头枕吸振器和车辆,从而有效解决或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首先,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它提供了用于降低车辆座椅头枕振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进行车辆座椅模态测试,以获得车辆座椅的模态特性;
进行车辆座椅振动测试,以获得车辆座椅头枕在车辆处于怠速工况下的最大振幅;
根据所述模态特性、所述最大振幅、车辆座椅头枕的重量及尺寸来确定头枕吸振器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头枕吸振器的共振频率、重量、安装方向及尺寸、与周边的间隙;以及
根据所述参数来制造头枕吸振器并将其装设在车辆座椅头枕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头枕吸振器装设到车辆座椅头枕上后进行调试优化,以使得所述头枕吸振器在所述共振频率的预设偏差范围内的吸振效果达到预期。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选地,所述调试优化包括:对设定的所述共振频率和/或所述重量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头枕吸振器在所述共振频率的预设偏差范围内的吸振效果达到预期。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选地,所述车辆座椅模态测试是使用力锤、加速度传感器、信号采集器和传递函数分析软件来进行测试的,所述车辆座椅模态测试的方向是车辆座椅头枕的插杆的前后方向,所述力锤的激励点位于所述插杆的中间位置,车辆座椅的载荷状态包含至少两个具有不同身高和体重的乘员乘坐并倚靠在车辆座椅的靠背和头枕的状态。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选地,计算各乘员在车辆座椅的载荷状态下的模态频率平均值来作为所述共振频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选地,所述车辆座椅振动测试是使用加速度传感器、信号采集器和频谱分析软件来进行测试的,车辆座椅振动测试点是车辆座椅头枕的插杆的前后方向。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选地,根据所述最大振幅来确定所述头枕吸振器与周边的间隙,并且在所述间隙超过预设间隙范围时,通过为所述头枕吸振器设置支架和/或在所述头枕吸振器的表面设置柔性材料来对所述头枕吸振器进行限位。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选地,所述柔性材料包括毛毡、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0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客车座椅的乘员支撑系统
- 下一篇:电动无缝大腿腿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