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0406.1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段效威;肖家宏;贾财华;孙强;高玉军;黄海礁;姜英鹏;贾凯;程彦符;张淑颖;陈敏;胡京生;汪宁;赵守清;付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芯 喷油 通孔 油嘴 自喷采油 中心线方向 油田 壳体 操作安全性 管状结构 间隔排列 一端封闭 一端开放 逐渐增大 侧壁 放喷 内阀 丝堵 应用 堵塞 员工 | ||
1.一种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其特征在于,该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包括壳体(1)、阀芯(2)、内阀块(3)和丝堵(4),阀芯(2)套设于壳体(1)内,阀芯(2)为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内阀块(3)和丝堵(4)均套设于阀芯(2)和壳体(1)之间,内阀块(3)与阀芯(2)和壳体(1)密封连接,丝堵(4)也与阀芯(2)和壳体(1)密封连接,内阀块(3)和丝堵(4)沿阀芯(2)的中心线方向间隔排列,阀芯(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喷油通孔(6),多个喷油通孔(6)沿阀芯(2)的中心线方向间隔排列,多个喷油通孔(6)的直径沿阀芯(2)的中心线逐渐增大,壳体(1)上设有放油口(8),放油口(8)位于内阀块(3)和丝堵(4)之间,阀芯(2)能够沿阀芯(2)的中心线方向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结构,壳体(1)的一端为入口端,阀芯(2)的开放端朝向壳体(1)的入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其特征在于,阀芯(2)与内阀块(3)和丝堵(4)均为螺纹连接,丝堵(4)与壳体(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内阀块(3)与壳体(1)之间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其特征在于,该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还包括第一排气螺丝(5),第一排气螺丝(5)穿过壳体(1)和内阀块(3),第一排气螺丝(5)的头部位于壳体(1)外,第一排气螺丝(5)的尾端与阀芯(2)的外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其特征在于,喷油通孔(6)为圆形,从阀芯(2)的开放端向阀芯(2)的封闭端方向,多个喷油通孔(6)的直径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喷油通孔(6)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内阀块(3)和丝堵(4)之间距离小于任何相邻的两个喷油通孔(6)之间的距离,内阀块(3)和丝堵(4)之间距离大于任何一个喷油通孔(6)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其特征在于,丝堵(4)的一端位于壳体(1)内,丝堵(4)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该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还包括第二排气螺丝(9),第二排气螺丝(9)穿过丝堵(4)的另一端,第二排气螺丝(9)的头部位于丝堵(4)的另一端外,第二排气螺丝(9)的尾端与阀芯(2)的外表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其特征在于,阀芯(2)的封闭端位于丝堵(4)的另一端外,丝堵(4)的另一端外套有密封锁紧部件(10),密封锁紧部件(10)套设于阀芯(2)外,密封锁紧部件(10)与阀芯(2)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其特征在于,该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还包括管状的放喷通道(7),放喷通道(7)位于壳体(1)外,放喷通道(7)的入口与放油口(8)对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自喷采油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放油口(8)的直径为2mm~10mm,喷油通孔(6)的直径为62mm~73mm,阀芯(2)的封闭端设有用于旋拧阀芯(2)的棱柱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04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状柱塞气举排液效率的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封隔式节能采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