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过共晶合金的发动机缸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8106.8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储建华;王传超;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9/00;C22C38/04;C22C38/34;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50;C22C38/60;C23C4/06;C23C4/123;C23C4/129;C23C4/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缸套 过共晶合金 气缸套 质量百分比 耐磨性 材料选用 制备工艺 中气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过共晶合金的发动机缸套,所述发动机缸套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的构成为:Si:19.5‑25.5%,Cu:1.35‑1.65%,Mg:0.48‑0.67%,Mn:0.37‑0.52%,Gr:0.26‑0.33%,Ti:0.12‑0.17%,Ni:2.38‑2.65%,Mo:1.25‑1.75%,V:0.85‑0.93%,S<0.1%,余量为Fe;通过本发明中的气缸套材料选用及其制备工艺,能够得到一种过共晶合金的发动机缸套;使得本发明中的气缸套能够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同时其刚度和强度也能满足气缸套的使用要求;而且使得本发明中气缸套的硬度和抗拉强度能够满足发动机缸套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缸套领域,涉及一种过共晶合金,具体是一种基于过共晶合金的发动机缸套。
背景技术
汽车缸套就是发动机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缸套分为干缸套和湿缸套两大类,背面不接触冷却水的气缸套叫干缸套,背面和冷却水接触的气缸套是湿缸套。
干缸套厚度较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湿缸套直接接触冷却水,所以有利于发动机的冷却,有利于发动机的小型轻量化。
气缸套是一个圆筒形零件,置于机体的气缸体孔中,上由气缸盖压紧固定。活塞在其内孔作往复运动,其外有冷却水冷却。
当前,气缸套的功用有:
1.与缸盖、活塞共同构成气缸工作空间。
2.筒形活塞柴油机的气缸套承受活塞侧推力,成为活塞往复运动的导程。
3.将活塞组件及本身的热量传给冷却水,使之工作温度适当。
4.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套布置有气口,由活塞启闭,实现配气。
而当前,缺乏一种有效的发动机缸套材料,能够加强气缸套的综合性能;为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过共晶合金的发动机缸套。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过共晶合金的发动机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缸套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的构成为:
Si:19.5-25.5%,Cu:1.35-1.65%,Mg:0.48-0.67%,Mn:0.37-0.52%,Gr:0.26-0.33%,Ti:0.12-0.17%,Ni:2.38-2.65%,Mo:1.25-1.75%,V:0.85-0.93%,S<0.1%,余量为Fe;
所述发动机缸套由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将上述组分的金属原料加入中频炉中进行熔炼,得到金属液;
步骤二:将金属液采用喷射沉积法制坯;
步骤三:挤压厚壁管材;
步骤四:对缸套进行热处理强化;
步骤五:对缸套进行一系列表面处理以提高活塞表面硬度、强度和耐高温性能;
步骤六:对缸套进行成型加工,并检测其尺寸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对缸套进行热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S1:对缸套进行淬火工艺处理,淬火工艺为:在低于330℃时入炉,再开始升温,升温速度不大于55℃/h,升温到825-835℃时保温4.5-5.5h,油冷至130-180℃;
S2:对经过淬火工艺处理之后的缸套采用回火工艺,所述回火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将缸套随炉升温,升温到180℃±10℃时保温5-5.5h,之后将缸套出炉空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8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