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敲缸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8184.8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5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熊树生;刘关明;汪铭磊;曹俊亚;钟锦杰;金凡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75/40 | 分类号: | F02B75/40;F02B75/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气缸 活塞 活塞杆 发动机 滑槽 套筒 动力输出形式 壳体固定连接 左右对称设置 发动机结构 发动机领域 首尾相接 限位装置 轴向滑动 螺旋槽 自由端 壳体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敲缸发动机。该新型防敲缸发动机,包括壳体及与壳体固定连接的气缸,所述的气缸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的气缸与活塞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活塞相对于气缸沿轴向滑动的限位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根围绕活塞杆环形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还包括套筒,所述的套筒内设有与连接杆一一对应的滑槽,每一所述的滑槽由左右对称设置的螺旋槽首尾相接而成;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滑槽滑动接触。以上所述的新型防敲缸发动机,改变动力输出形式,消除现有发动机结构中存在的敲缸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敲缸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是汽车的动力来源。传统发动机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柄的旋转运动,进而通过输出轴将能量输出。在做功冲程中,发动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带动曲轴作旋转运动;在其它三个冲程中,又由飞轮在做功冲程中储存的能量来驱动活塞作往复运动。
活塞在通过上、下止点时,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侧压力会瞬时换向,进而导致活塞与汽缸壁相互撞击,这种现象被称为敲缸。特别在活塞与气缸壁严重磨损致配合间隙增大后,敲缸现象会更为明显。汽车发动机的敲缸问题是限制发动机功率与动力性能的一大因素,特别是当发动机转速提升到一定限度时,发动机会剧烈震动并产生巨大的噪音,同时极大地降低缸内可燃气的燃烧效率和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防敲缸发动机,改变动力输出形式,消除现有发动机结构中存在的敲缸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防敲缸发动机,包括壳体及与壳体固定连接的气缸,所述的气缸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的气缸与活塞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活塞相对于气缸沿轴向滑动的限位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根围绕活塞杆环形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还包括套筒,所述的套筒内设有与连接杆一一对应的滑槽,每一所述的滑槽由左右对称设置的螺旋槽首尾相接而成;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滑槽滑动接触。
工作时,活塞相对于气缸直线滑动,连接杆随活塞和活塞杆同步运动,在连接杆运动的过程中,连接杆的端部沿滑槽滑动。由于限位装置的作用,连接杆只能做直线运动,而滑槽是螺旋上升并首尾相接围合成椭圆形的,套筒会相对于壳体旋转,并将套筒与输出轴连接输出动力。与传统的发动机结构相比,上述发动机结构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存在侧向力突然改变方向的现象,消除了现有发动机中普遍存在的敲缸问题,提高了发动机整体的使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内壁的凸块,及设置在活塞上并与凸块匹配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与滑槽对应的端部连接有滚轮。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滑槽的交叉处设有圆角。避免连接杆自由端在经过交叉处时发生卡死现象。
作为优选,还包括与壳体旋转活动连接的输出轴,所述的套筒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活塞结构;所述套筒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还包括与壳体旋转活动连接的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活塞采用水平对置的方式布置,提高发动机整体的做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新型防敲缸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新型防敲缸发动机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新型防敲缸发动机中活塞及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新型防敲缸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新型防敲缸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8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