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车防追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13991.9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9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丛浩;王宝东;石晶;孙晓帮;屈小贞;曹景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理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1/04 | 分类号: | B60R11/04;B60W30/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李烨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杆 驱动轴 前车 防追尾 铰接 对称设置 安装盘 凸耳 电机 防追尾装置 固定座边缘 可伸缩调节 摄像头调节 摄像头 径向凹槽 平行设置 汽车尾部 实时检测 安装架 固定座 铰接点 输出轴 成对 追尾 路况 转动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车防追尾的摄像头调节安装架,包括:固定座,其安装在汽车尾部,所述固定座边缘对称设置有两个径向凹槽;两个电机,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旁;驱动轴,其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铰接,所述驱动轴可在所述凹槽内绕铰接点转动;调节杆,其成对平行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两侧,所述调节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可伸缩调节;安装盘,其侧面对称设置有凸耳,所述凸耳与所述调节杆铰接;摄像头,其设置在所述安装盘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车防追尾的装置,能够实时检测具体路况。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前车防追尾的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车辆防止追尾,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车防追尾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前车防追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追尾是指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尾随而行时,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相撞的行为。主要由于跟进间距小于最小安全间距和驾驶员反应迟缓或制动系统性能不良所致。提起追尾事故,很多驾驶员都知道,在快车道上发生的追尾事故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最为强烈,因为车速普遍较快,所以一旦有两车追尾,后面很可能就会牵连一串,这也就是被人们称为“串车”的常见现象。当然,我们不可能因为快车道内易发生追尾事故就“因噎废食”不走快车道。除了使车速始终保持在限制速度之内,还要改掉一些“坏毛病”。
目前,在低速市区,或者高速公路,追尾事故经常发生。在绝大部分追尾事故中,前车驾驶员和乘客在事故发生前,并不能预测事故,因此,事故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后车驾驶员。并且在追尾后,由于前车乘客没有提前准备,受较大冲击力影响,身体和头部会冲击向座椅,容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的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前车防追尾的装置,能够实时检测具体路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车防追尾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基于BP神经网络控制车辆防止追尾,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车防追尾的装置,包括:
固定座,其安装在汽车尾部,所述固定座边缘对称设置有两个径向凹槽;
两个电机,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旁;
驱动轴,其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铰接,所述驱动轴可在所述凹槽内绕铰接点转动;
调节杆,其成对平行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两侧,所述调节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轴另一端铰接,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可伸缩调节;
安装盘,其侧面对称设置有凸耳,所述凸耳与所述调节杆铰接;
摄像头,其设置在所述安装盘上。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杆包括:
外杆,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轴铰接;
伸缩杆,其一端套设在所述外杆内,另一端与所述凸耳铰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
调整电机,其固设在所述安装盘上;
并且,所述摄像头固定在所述调整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
多个测速雷达,其分别设置在汽车前后保险杠上,用于检测前车和后车车速;
角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前车方向盘上,用于检测前车方向盘转动角度;
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前车车身,用于检测前车横摆角速度;
红外传感器,其设置在前车车身,用于检测距离;
控制器,其连接所述测速雷达、所述角度传感器、所述电机、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调整电机以及所述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并控制前车方向盘转动角度、前车发送机转速、所述调整电机输出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辽宁理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39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