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上下游信号交叉口协调的行人过街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7954.5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6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树爱兵;刘东波;徐新东;张雷元;刘成生;蔡玉宝;籍东辉;陈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G08G1/01;G08G1/085;G08G1/095;G08G1/096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下游 信号 交叉口 协调 行人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上下游信号交叉口协调的行人过街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保证路段行人过街得到及时响应、并确保相邻上下游信号交叉口干线协调效果,同时还可以供行人过街等待通行倒计时提醒,辅助行人安全过街,减少对干线协调控制效果的影响,其包括行人过街信号触发装置、信号倒计时设备、信号机控制子系统以及中心优化控制子系统。所述信号机控制子系统在接收到行人过街请求信号时,将该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心优化控制子系统,中心优化控制子系统实时生成行人过街信号配时方案信息和倒计时信息,所述信号机控制子系统根据行人过街信号配时方案信息控制信号灯的亮灭及灯色转换,并将倒计时信息转发至所述信号倒计时设备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上下游信号交叉口协调的行人过街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城市交通干线中,为便于行人过街,往往在相邻上下游交叉口之间设置人行横道斑马线。但现有的路段行人过街信号往往没有和上下游相邻交叉口的信号进行有效协调控制,使得城市交通干线的车流时走时停,通行不畅,降低了交通驾驶的舒适性,当协调干线中某一交叉口车流因行人过街影响未能在绿波带宽内通过时,下一周期车流将继续受到影响而使得干线协调控制效果甚微;同时行人在等待过斑马线通行信号时,无法预知等待时间,往往造成闯红灯现象,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城市交叉口和路段行人过街信号控制是否相协调将直接影响城市交通干线乃至整个路网的运行效果。
现有中国专利文献CN101702263A公开了一种人行横道信号灯绿波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采用在道路上设置多个被检测区域检测车辆的存在状况,从而来控制人行横道信号灯,自动适应交通流量的变化,保证了路段行人的安全过街。但采用该技术,由于视频采集的检测区间有限,对于较长的干线路段,行人过街信号和干线车流协调控制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推广应用。专利文献CN103065476A公开了一种基于上下游车辆协调的路段行人过街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上游交叉口车流抵达路段行人过街处运行时间及协调相位放行时间,来判断响应行人安全过街触发请求时刻,同时增设了行人放行警戒时间和最大忍耐时间,保证路段行人安全过街。但该技术只适用于上下游单向绿波协调路段,未考虑到双向绿波协调路段行人过街信号相位请求。此外,未设置行人过街等待和通行时间提醒装置而导致行人强制闯红灯,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上下游信号交叉口协调的行人过街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保证路段行人过街得到及时响应、并确保相邻上下游信号交叉口干线协调效果,同时还可以供行人过街等待通行倒计时提醒,辅助行人安全过街,减少对干线协调控制效果的影响。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基于上下游信号交叉口协调的行人过街控制系统,其包括:
行人过街信号触发装置,设置于路段行人过街斑马线路侧;
信号机控制子系统,所述信号机控制子系统与所述行人过街信号触发装置通讯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信号机控制子系统通讯连接的:中心优化控制子系统和信号倒计时设备,所述信号倒计时设备设置于路段行人过街斑马线路侧;
所述行人过街信号触发装置用于触发行人过街请求信号,并将行人过街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机控制子系统,所述信号机控制子系统将行人过街信号送至所述中心优化控制子系统;
所述中心优化控制子系统根据路况信息判断是否执行行人过街信号,若执行行人过街信号则实时生成行人过街信号配时方案信息和倒计时信息,并将行人过街信号配时方案信息和倒计时信息发送给所述信号机控制子系统,所述倒计时信息包括行人过街信号等待时间的倒计时信息和行人过街信号剩余时间的倒计时信息;
所述信号机控制子系统根据行人过街信号配时方案信息控制信号灯的亮灭及灯色转换,并将倒计时信息转发至所述信号倒计时设备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7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中式共享单车停放数据收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预警数据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