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相交度量具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9138.8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4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薛庆恩;郭进举;于海勃;邵大鹏;倪红军;张平彦;张传勇;黄学强;齐书新;赵克勇;李泽胜;陈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45 | 分类号: | G01B5/245;G01B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1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机体 主轴 垂直 相交 度量 测量方法 | ||
为解决内燃机机体特别是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相交度这一关键尺寸不易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相交度量具以及利用该量具进行测量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缸孔定位销焊接组件、固定连接于缸孔定位销焊接组件内孔的芯轴焊接组件、连接于缸孔定位销焊接组件上表面和芯轴焊接组件芯轴外圆表面的止坠盘、连接于止坠盘上表面和芯轴焊接组件芯轴外圆表面的定深环、垂直度表架、相交度表架、主轴孔定位支脚、置于主轴孔定位支脚内的测量轴,芯轴焊接组件由芯轴和固定连接于芯轴下端面的钢球组成,芯轴下端端部连接有定位套,定位套底部开有倒V型开口,垂直度表架和相交度表架固定连接于定位套外圆上,垂直度表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测量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的第一百分表,相交度表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测量缸孔与主轴孔相交度的第二百分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行业测量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相交度量具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内燃机机体作为内燃机的基础骨架,是最核心的部件。机体缸孔与主轴孔的垂直度、相交度是反映机体综合加工精度的关键尺寸,直接影响内燃机曲轴、连杆等运动件的使用寿命和内燃机的整体性能。由于机体主轴孔与缸孔是空间立体交叉孔,不易测量,特别是大型机体,由于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吨,移动不便,更加难以测量。目前现有的测量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缺点是需将机体移至计量部门,无法实现在线测量,对大型机体而言由于重量过大,该方法不可行。第二种方法是在加工中心上利用其本身的测量功能手段来测量,该方法可行,缺点是操作较复杂,占用加工中心成本较高,且如果加工中心出现故障测量错误不易发现,有可能产生批量质量事故和影响发动机整机性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内燃机机体特别是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相交度这一关键尺寸不易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相交度量具以及利用该量具进行测量的测量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相交度量具,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缸孔定位销焊接组件、固定连接于缸孔定位销焊接组件内孔的芯轴焊接组件、连接于缸孔定位销焊接组件上表面和芯轴焊接组件芯轴外圆表面的止坠盘、连接于止坠盘上表面和芯轴焊接组件芯轴外圆表面的定深环、垂直度表架、相交度表架、主轴孔定位支脚、置于主轴孔定位支脚内的测量轴,所述芯轴焊接组件由一个芯轴和固定连接于芯轴下端面的钢球组成,所述芯轴下端端部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底部开有用于粗定位的倒V型开口,所述测量轴在测量时通过钢球与芯轴焊接组件相连,所述垂直度表架和相交度表架固定连接于定位套外圆上,所述垂直度表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测量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的第一百分表,所述相交度表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测量缸孔与主轴孔相交度的第二百分表。
进一步的,所述缸孔定位销焊接组件包括中间连接管、分别固定连接于中间连接管上下表面的上缸定位销和下缸带定位销。
更进一步的,所述量具还包括了固定连接于下缸带定位销焊接组件下表面用于支撑量具的支脚。
进一步的,所述缸孔定位销焊接组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布的若干个用于吊装移动和调整量具的吊环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套上设有螺纹台阶孔,螺钉通过螺纹台阶孔固定连接于芯轴的下部,所述芯轴与螺钉之间的螺纹台阶孔内连接有用于紧固定位套的圆柱。
更进一步的,所述圆柱采用锡青铜材质。
利用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相交度量具的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相交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的测量方法和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相交度的测量方法,
所述大型机体缸孔与主轴孔垂直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个主轴孔定位支脚放置在两个相邻的主轴孔内,将测量轴放置在两个主轴孔定位支脚的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9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