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成型模具及其方法、注塑胚体和注塑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2203.2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6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飞;饶桥兵;李顺禄;蔡重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6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注塑成型模具 成型面 倒角 胚体 注塑制品 第二模 第一模 直线区 模体 方法使用 合模方向 混色现象 下凹型腔 注塑成型 交界处 侧壁 透色 加工 | ||
1.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体、第二模体和第三模体;所述第一模体设置有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二模体设置有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三模体设置有第三成型面;
所述第一模体与所述第二模体合模时,所述第一成型面与所述第二成型面形成第一色型腔;
所述第一模体与所述第三模体合模时,所述第一色型腔与所述第三成型面形成第二色型腔;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所述第二成型面为所述第一色型腔与所述第二色型腔的交界面;
所述第二色型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色型腔内的第二色下凹型腔部;
沿合模方向,所述第二成型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倒角区、直线区和第二倒角区;所述第一倒角区、所述直线区和所述第二倒角区形成所述第二色下凹型腔部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型腔包括与所述第二色下凹型腔部相连接的第二色凸出型腔部;所述第二色凸出型腔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色型腔;
沿垂直于合模方向,所述第二色凸出型腔部的面积覆盖所述第二色下凹型腔部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四模体;所述第四模体包括第四成型面;所述第四成型面与所述第一成型面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区的倒角半径为0.2mm-1.0mm;
所述直线区的长度为0.1mm-0.5mm;
所述第二倒角区的倒角半径为0.1mm-1.0mm。
5.一种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合模并形成第一色型腔;
在第一色型腔内注胶,使第一色型腔产生注塑胚体的第一颜色体;
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分离,并使注塑胚体的第一颜色体位于第一模体上;
第三模体与第一模体合模并形成第二色型腔;
在第二色型腔内注胶,使第二色型腔在注塑胚体的第一颜色体上产生注塑胚体的第二颜色体;
第三模体与第一模体分离,取出注塑胚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四模体;所述第四模体包括第四成型面;所述第四成型面与所述第一成型面相同;
第三模体与第一模体合模的同时,第四模体与第二模体合模并形成第一色型腔;
第二色型腔内注胶的同时,在第一色型腔内注胶,使第一色型腔产生注塑胚体A的第一颜色体;
第三模体与第一模体分离的同时,第四模体与第二模体分离,并使注塑胚体A的第一颜色体位于第四模体上;
第三模体与第四模体合模并形成第二色型腔;同时,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合模并形成第一色型腔;
在第二色型腔内注胶,使第二色型腔在注塑胚体A的第一颜色体上产生注塑胚体A的第二颜色体;同时,在第一色型腔内注胶,使第一色型腔产生注塑胚体B的第一颜色体;
第三模体与第四模体分离,取出注塑胚体A;同时,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分离,并使注塑胚体B的第一颜色体位于第一模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检验合格的注塑胚体去除第二颜色体的表面覆盖层,形成第一半成品;其中,第二颜色体的表面覆盖层为第二颜色体远离第一颜色体的一面;
将第一半成品装载至脱脂窑,使用600℃-800℃,40h-60h时间范围内进行热脱脂,并形成第二半成品;
将检验合格的第二半成品装载至本烧窑,使用1400℃-1500℃,25h-35h进行烧结,形成第三半成品;
检验合格的第三半成品去除表层形成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半成品去除表层形成成品包括:
依据设计要求,将第三半成品使用磨床将表面去除固定尺寸并形成第四半成品;
粗磨第四半成品,并使用粗抛和精抛工艺,获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22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注塑机
- 下一篇:树脂成形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