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撞击支撑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4228.6 | 申请日: | 201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3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南县申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13 | 分类号: | B60R21/13;B60R21/0136 |
代理公司: | 34129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付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棒 盒体 金属伸缩管 车厢 车厢顶部 电动汽车 输送通道 支撑装置 控制器 容纳箱 支撑柱 高度传感器 车辆碰撞 动力电池 盒体下部 可靠保证 身体伤害 输送管道 水平转动 连接板 内表面 上表面 推动器 变形 电机 供电 | ||
1.一种电动汽车撞击支撑装置,包括车厢和用于供电的动力电池;其特征是,还包括设于车厢顶部上表面上的容纳箱(1),设于容纳箱中的盒体(2),设于盒体中的若干个钢棒和钢棒推动器(3),与盒体下部连接的支撑柱,设于盒体上的M个钢棒输送通道(4),用于带动支撑柱水平转动的第一电机(5),设于车厢顶部的内表面上的M条金属伸缩管,M大于1;各个钢棒输送通道可分别与各条金属伸缩管上部连接,相邻钢棒输送通道之间设有连接板(6),车厢上设有若干个碰撞传感器(7),车厢顶部设有若干个高度传感器(8)和控制器(9),控制器分别与钢棒推动器、各个高度传感器、第一电机和各个碰撞传感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撞击支撑装置,其特征是,钢棒推动器包括第二电机(31)和与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的若干个叶片(32),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撞击支撑装置,其特征是,钢棒输送通道的尺寸大于钢棒的横截面积,钢棒输送通道的尺寸小于钢棒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撞击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金属伸缩管通过弹性绳与车厢顶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撞击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金属伸缩管下部设有金属支撑板,车厢底板中设有与金属支撑板相对应的圆形永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撞击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车厢上表面顶部设有环形凹槽(10),环形凹槽外侧的车厢顶部中设有可分别压住各个连接板的M个伸缩板(101),伸缩板一端设有条形永磁铁(102),车厢顶部内设有与各个条形永磁铁对应的电磁铁(11),各个电磁铁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撞击支撑装置的撞击支撑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7-1)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柱转动,使各个钢棒输送通道与金属伸缩管上部对准;控制器中设有碰撞强度阈值W1和高度阈值W2;
(7-2)各个碰撞传感器检测碰撞信号,各个高度传感器检测车厢顶部的高度信号,
当任一个碰撞传感器检测的碰撞信号强度大于W1并且任2个高度传感器检测的高度值低于W2;
控制器控制钢棒推动器转动,从而带动各个钢棒移动,钢棒被推出盒体进入各个钢棒输送通道中;
(7-3)各个钢棒进入各个金属伸缩管中,钢棒推动器工作时间达到T后,各个金属伸缩管均被钢棒充满,各个金属伸缩管下端均延伸至与车厢底板接触;
(7-4)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柱转动,使各个连接板分别压住各个金属伸缩管的上端口,使各个金属伸缩管成为支撑车厢的柱子,各个金属伸缩管稳定支撑车厢,车厢中的人员不会被车厢挤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撞击支撑方法,车厢上表面顶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外侧的车厢顶部中设有可分别压住各个连接板的M个伸缩板,伸缩板一端设有条形永磁铁,车厢顶部内设有与各个条形永磁铁对应的电磁铁,各个电磁铁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是,步骤(7-4)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器控制各个电磁铁通电,使每个条形永磁铁与对应的电磁铁之间产生排斥力,每个伸缩板均在磁力的作用下伸出,每个伸缩板均压住对应的连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南县申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阜南县申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42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安全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安全带自动提醒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