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铜球生产线自动化投料装置以及投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0788.2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9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徐上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16 | 分类号: | F27B14/1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3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料筒 投料仓 储料仓 分量板 液压泵 投料 生产线自动化 投料机构 投料装置 磷铜球 熔炼炉 分隔 温度传感器 支撑架顶部 投放 定时定量 间接检测 生产效率 时间程序 输送机 投放量 再利用 支撑架 铰链 自动化 伸出 | ||
本发明公开了磷铜球生产线自动化投料装置及其投料方法,包括机架、投料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投料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顶部中心的储料筒和铰链于支撑架一侧的输送机,所述储料筒内侧包括由分量板分隔出的储料仓和投料仓,且储料筒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伸出末端固定连接分量板,通过由分量板分隔出的储料仓和投料仓组成储料筒,将储料仓输送原材料到投料仓再进行投放,再利用在plc控制器输入时间程序可以实现定时定量投放,同时通过设置于熔炼炉的顶部一侧的温度传感器来间接检测熔炼炉温度,通过液压泵来控制投料仓空间,从而控制原材料投放量,实现自动化投料,减少工人体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铜球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磷铜球生产线自动化投料装置以及投料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磷铜球生产线的熔炼炉普遍通过工人手动投入磷铜球原材料进行熔炼,而工人徒手操作很不方便,增加工人的体力劳动,同时熔炼过程中,工人对熔炼所需要的原材料质量不清楚,投放原料过多容易溅出铜液对工人造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磷铜球生产线自动化投料装置以及投料方法,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磷铜球生产线自动化投料装置,包括机架、投料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机架包括有支撑架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底部两端的两个底座,所述投料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顶部中心的储料筒和铰链于支撑架一侧的输送机,所述储料筒内侧包括由分量板分隔出的储料仓和投料仓,且储料筒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伸出末端固定连接分量板,所述分量板中心设有用于输送原料到投料仓的定量输料口,所述定量输料口内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所述投料仓底部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内设置有第二电动阀,所述控制机构包括plc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电性连接液压泵、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还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为万向轮,且万向轮固定连接在底座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筒对应设于熔炼炉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且设置于熔炼炉的顶部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的输送始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架,输送末端设于储料筒顶部的进料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筒上通过铰链连接有筒盖,所述筒盖用于启闭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阀为电动插板阀,且电动插板是阀用于启闭定量输料口的阀门,所述第二电动阀为电动蝶阀,且电动蝶阀是用于启闭投料口的阀门。
磷铜球生产线自动化投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机架通过移动机构万向轮来移动,使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顶部中心的储料筒对应在熔炼炉上方,并且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放置在熔炼炉的顶部一侧;
步骤二,将磷铜球原材料由输送机的输送始端输送到输送末端,然后通过储料仓的进料口进入储料仓;
步骤三,储料仓的磷铜球原材料通过电动插板阀来开启定量输料口,将磷铜球原材料输送至投料仓,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间接控制液压泵移动分量板,从而控制投料仓的空间大小;
步骤四,通过在plc控制器输入时间程序来控制电动蝶阀定时开启,令磷铜球原材料定时定候投放到熔炼炉进行熔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磷铜球生产线自动化投料装置以及投料方法,通过由分量板分隔出的储料仓和投料仓组成储料筒,将储料仓输送原材料到投料仓再进行投放,再利用在plc控制器输入时间程序可以实现定时定量投放,同时通过设置于熔炼炉的顶部一侧的温度传感器来间接检测熔炼炉温度,通过液压泵来控制投料仓空间,从而控制原材料投放量,实现自动化投料,减少工人体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0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