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药机及其投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1072.4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5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袁铭鸿;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东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药机 及其 投药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药机及其投药机构,所述发药机包括设有出料口的临时存储箱,所述的投药机构包括挡板、驱动部件和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分别与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一传动部件和与所述挡板可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部件,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与第二传动部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部件带动第一传动部件转动,第二传动部件带动挡板运动以打开/封堵所述出料口;本发明的投药机构可打开/封堵临时存储箱的出料口,从而可预先将需求的药材封堵在临时存储箱内,在需要时,则打开所述出料口将药材投放。本发明的发药机可应用于中药材自动化药房,能大大提高中药处方的处理效率及药材的抓药精度,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配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药机及其投药机构。
背景技术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它是中国人民在同疾病抗争上千年沉积下来的理论和经验的总结,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知识财富,也是世界医学界的瑰宝。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中医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中药的药方抓药方式,严重制约着中医的发展。在传统的中药房中一般的抓药工作模式仍然是简单地人工收取处方,人工抓药、人工校核。这种模式主要存在药品存放占地面积大,药品种类繁多,不易区分,同时发放速度慢,药品缺乏规范化管理,药品保管耗时费力,药品调剂效率低下,用药咨询基本缺失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传统中药材的自动抓取,专利CN201558311U采用与专利CN200964158Y类似的螺旋出料方法,对于粉状中药材是可以,但对于大多数中药材,是行不通的。另外,该专利采用复杂的组合称量方法,使得每味药都要经过多次称量,还要把多余的药回流回药箱,必定造成系统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问题。
再者,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自动抓药装置,通过设置储药箱、出药机构及控制系统等来实现自动抓药。这些自动抓药置的储药箱设置在出药机构上部用于储存药材,而出药机构进行出药后储药箱中的药材需要进一步补充,现有的储药箱顶部具有开口,可从开口直接进行添加。而由于储药箱没有封闭的结构,在自动抓药装置工作过程中,储药箱的敞开式结构会造成药材的污染等问题。如果在储药箱上只增加顶盖等结构来封闭储药箱的投放口,在补充药材的过程中不方便添加药材。储药箱不仅需要储存药材,还应当具有适当的添加药材的结构,以保证药材顺利进入储药箱,并保证储药箱内部的清洁。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放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有人潜心在技术创造上开动脑筋,发明了第一代中药抓药机,但由于中药材多种多样,有的是植物药,有的是动物药,有的则是矿物药,炮制方法有的是麸炒,有的是蜜炼,有的是蒸煮,而在性状上有的是粉,有的是叶,有的是块状,机器无法根据药材的变化来进行自动调控,因此重量误差相对较大,后期还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核准,这种抓药机不久便被淘汰;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抓药机在设备和称重精确度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抓药装置,该自动抓药装置包括用于称量所接收药材重量的称重单元,该称重单元由控制系统根据称重单元的称量结果控制出药机构的出药量,以抓取预定量的药材。该自动抓药装置,实现了高效的中药材自动定量,提高了中药处方的处理效率以及药材的抓药精度,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但该称重单元对重量传感器垂直于发药机底座安装在箱体上,浪费了空间;另外,该称重装置振料槽放置于箱体上方出料,药材会被外界的灰尘异物污染,同时粉尘性状的药材对药房环境也造成污染。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药机的投药机构,可预先将需求的药材封堵在临时存储箱内,在需要时,则打开所述出料口将药材投放,该设备可应用于中药材自动化药房,能大大提高中药处方的处理效率及药材的抓药精度,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东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东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1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