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1505.6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二威;蔡曙光;邵哲如;王健生;朱亮;曹伟;高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H04W4/02;H04W4/4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董巍;高伟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行车控制系统 定位模块 定位单元 监控模块 三维模型 行车位置 准确定位 中行车 格雷母线 工作效率 行车操作 行车系统 编码器 观察 自动化 监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车控制系统,包括:行车定位模块,用于对行车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所述行车定位模块包括编码器定位单元和格雷母线定位单元;行车监控模块,用于观察三维模型中行车的位置。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行车控制系统,通过行车定位模块对行车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以及通过行车监控模块观察三维模型中行车的位置,以使行车操作员转变为行车系统监视人员,降低了现场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行车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现场自动化投入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废焚烧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行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危废焚烧厂内,不同物料的混合、搅拌与进料都是由行车操作员来进行操作。一般需要人工坐在设置料坑上方的行车操作室内的控制座椅上,通过透明玻璃罩和现场设置的死角监控视频来完成手动行车的控制。由于观察室必须设置在料坑上方,料坑内各种废料混合会产生各种有毒易燃易爆的气体,虽然现场做了各种密闭处理,但还是有小部分其他渗漏,对人员造成伤害,一旦发生燃烧或爆炸,会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设备财产损失。另外手动操作对人员的经验要求高,劳动强度大。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行车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车控制系统,包括:
行车定位模块,用于对行车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所述行车定位模块包括编码器定位单元和格雷母线定位单元;
行车监控模块,用于观察三维模型中行车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行车定位模块还包括限位开关单元,用于将行车定位模块定位的坐标与预置坐标进行比较,以确定行车控制系统的精度。
进一步,所述行车监控模块包括建模单元和显示单元。
进一步,所述建模单元配置为采集现场数据并进行三维建模。
进一步,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显示报警信息。
进一步,所述格雷母线定位单元包括格雷母线、天线箱、地址编码发生器和地址解码器。
进一步,所述行车控制系统采用自动运行模式。
进一步,所述行车控制系统通过行车操作台进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行车控制系统,通过行车定位模块对行车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以及通过行车监控模块观察三维模型中行车的位置,以使行车操作员转变为行车系统监视人员,降低了现场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行车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现场自动化投入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行车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的行车控制系统。显然,本发明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1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涉水探测方法、系统及车辆
- 下一篇:车门检测系统以及智能车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