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温合金防护的复合金属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2822.X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6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任盼;阳颖飞;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02;C23C14/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合金 防护 复合 金属陶瓷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合金防护的复合金属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层包括面层和具有纳米柱状晶结构的底层,面层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陶瓷亚层,具体包括金属母相和弥散分布的氮化物陶瓷相;沿所述复合金属陶瓷涂层表面至所述合金基体的方向,所述氮化物陶瓷相的掺杂量逐渐减少,其体积分数分布区间为0.1‑60%。所述涂层的制备方法为先采用磁控溅射来制备底层涂层,然后利用非平衡反应磁控溅射制备掺杂陶瓷相的面层。这样的结构使涂层的热膨胀系数从顶部到底部逐步增加,降低了热膨胀系数在涂层/氧化膜界面的跃变,从而缓解热循环过程中氧化膜中的热应力,增强涂层在热循环中抗氧化膜剥落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防护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合金防护的复合金属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单晶高温合金作为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不仅需要承受复杂的机械载荷,同时还需要承受苛刻环境下的氧化和腐蚀作用。目前,先进高温防护涂层材料技术已与新型高温结构材料技术、新型高效气冷叶片技术并列成为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三大关键技术。MCrAlY包覆涂层具有优秀的抗高温氧化和热腐蚀的作用,同时也可作为热障涂层的粘结层。
然而当涂层经历快速升温和降温时,表面氧化膜会出现开裂和剥落的现象。氧化膜的开裂和剥落不仅会大量消耗涂层中氧化膜形成元素,如Al和Cr,同时也会对粘接在其上的陶瓷隔热层产生不利影响。
高温防护涂层的另一重要问题是涂层底部富Al而顶部贫Al,这一元素分布特点对氧化膜的形成和生长不利,当涂层顶部Al含量低于某一临界值时,涂层将不能维持氧化膜的生长。
高温防护涂层在服役时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是由于高温合金与涂层间成分存在差异,这导致合金与涂层内元素会在化学势驱动下互相扩散,这将导致合金基体内形成大量TCP相,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由于界面元素互扩散的影响,第四代单晶合金TMS-138的高温蠕变寿命缩短了86%。为解决这一问题,多种类型的扩散障被研究者提出。但扩散障的实际应用在制备成本、力学性能和阻挡性能等条件限制下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发展具有抗氧化性、抗循环剥落性和抑制涂层与基体互扩散的高温防护涂层,是高温合金防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温合金防护的复合金属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其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高温合金防护的复合金属陶瓷涂层,包括面层和具有纳米柱状晶结构的底层,所述底层位于合金基体之上,所述面层位于所述底层之上;所述底层所含元素包括Ni、Cr和Al,所述面层所含元素包括Ni、Cr、Al和N;
所述面层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陶瓷亚层,所述金属陶瓷亚层具体包括金属母相和弥散分布的氮化物陶瓷相;沿所述复合金属陶瓷涂层表面至所述合金基体的方向,所述金属陶瓷亚层的氮化物陶瓷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少,所述体积分数的分布区间为0.1-60%。
涂层的基体相包含耐高温的多组元合金或纯金属。
优选的,所述底层元素及其含量范围为Cr:15-30wt%,Al:5-35wt%,Y:0-0.5wt%,Hf:0-0.5wt%,Si:0-0.5wt%,余量为Ni和杂质,其中杂质含量不高于0.1wt%,所述含量均为底层中的平均含量;所述底层厚度为5-30μm。
优选的,所述面层晶粒尺寸小于100nm,厚度为15-40μm。
本发明所述复合金属陶瓷涂层的面层由于有低热膨胀系数的陶瓷相掺杂,且其浓度从外层至内层逐渐减少,从而使涂层的热膨胀系数从表层至内层逐步增加,缩小了涂层与氧化膜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值。由于热应力与两者的热膨胀系数差值成正比,因此在冷热循环时,涂层表面氧化膜所承受的热应力将会降低,展现出更强的抗热循环剥落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8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