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浇筑平台的既有地铁隧道防护钢构浇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4539.0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渠小伟;胡家敏;苏增坤;岳庭庭;张帅;张亦程;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杨陈凤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防护 移动 地铁隧道 卷扬机 施工 隧道 安全控制 城市地铁 地铁安全 分段设置 工程施工 既有铁路 浇筑模板 绝对安全 施工工期 施工周期 隧道设置 移动平台 有效控制 传统的 承重 运营 顶升 拼装 拆除 压缩 支撑 保证 | ||
1.一种移动浇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轨(2)、底纵梁(4)、主梁(7)和支撑梁(8),两道钢轨(2)沿纵向对称安装于既有隧道内的两侧承台上,底纵梁(4)底部设有行走轮(5),底纵梁(4)通过行走轮(5)架设行走于钢轨(2)上,底纵梁(4)顶部安装有油缸(3),主梁(7)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底纵梁(4),支撑梁(8)与防护钢构(1)内轮廓线相同,支撑梁(8)安装于主梁(7)上,支撑梁(8)的两端与油缸(3)连接,支撑梁(8)随油缸(3)升降接触支撑防护钢构(1)的浇筑模板。
2.一种基于移动浇筑平台的既有地铁隧道防护钢构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跨既有隧道间隔分段设置若干段防护钢构,各段防护钢构通过先拼装可移动浇筑台车支架体系,然后利用可移动浇筑台车支架体系顶升支撑浇筑模板完成浇筑,每浇筑完一段防护钢构后,再拆除钢构模板并利用卷扬机将可移动浇筑台车支架体系移动至下一个浇筑段;所述可移动浇筑台车支架体系由两个移动浇筑平台利用连接板串联拼装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浇筑平台的既有地铁隧道防护钢构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移动浇筑台车支架体系的拼装步骤如下:
第一步,铺设钢轨,在承台浇筑砼前预埋钢轨定位螺栓,两侧钢轨对称并平行于隧道中心线;
第二步,将底纵梁与行走轮连接,并把油缸安装于底纵梁顶部,采用吊车将底纵梁整体吊装在轨道上,安装底纵梁时,底纵梁的吊装耳板朝向隧道中心线一侧;
第三步,将主梁吊装至底纵梁上,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安装主梁,主梁安装完成后,安装连接梁,利用连接梁将主梁连接起来;
第四步,在主梁底部安装支地丝杠,完成移动浇筑平台的安装,然后利用连接板将沿隧道纵向布置的两个移动浇筑平台的底纵梁连接,完成两个移动浇筑平台的拼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既有地铁隧道施工用的防护刚构移动浇筑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距离待浇筑防护钢构内墙边的距离不小于0.55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既有地铁隧道施工用的防护刚构移动浇筑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连接板上设有一个螺栓孔和一个调节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45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