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植物纤维营养酸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5147.6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3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承泰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A23L5/10;A23L7/10;A23L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纤维 食用 酸奶 麸皮 技术处理 压差破壁 营养酸奶 纤维粉 杂粮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心血管疾病 三个步骤 高血脂 营养性 保质期 制作 糖尿病 粗糙 牛奶 多样性 消化 赋予 预防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植物纤维营养酸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三个步骤(1)高温压差破壁技术处理食用植物纤维;(2)将处理后的食用植物纤维进行干燥、粉碎制成纤维粉;(3)将纤维粉与纯牛奶进行混合制作营养酸奶。采用高温压差破壁技术处理杂粮麸皮,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口感粗糙、发苦发涩、不易消化的问题,并且延长了杂粮麸皮的保质期。将食用植物纤维添加到酸奶中,既提高了酸奶的营养性和多样性,又赋予了酸奶独特的风味,长期食用对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植物纤维营养酸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和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大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食品健康的要求己经日益重要。酸奶凭借其良好的品质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并成为乳制品中发展最迅速的大众消费品类。同时酸奶对于人体肠道的健康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具有较大的意义。然而酸奶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但却缺乏膳食纤维这类重要的营养素。
杂粮麸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食用植物纤维的重要来源,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对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杂粮麸皮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添加酸奶中使其不仅具有普通酸奶的口感和调整体内肠道菌群等功效,还具有明显的增强胃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和促进人体内毒素的排出等作用。但由于杂粮麸皮口感粗糙、口味发苦发涩、不易消化,现在还主要被用作动物饲料,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粮食资源的浪费。
中国专利 106359601A公布了一种营养代餐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了向酸奶中添加发芽谷物的方法;中国专利 107212092A公布了一种粗粮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了蒸煮的方法处理粗粮,以提高酸奶中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然而,这些方法都未从根本上解决杂粮麸皮口感粗糙、不易消化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植物纤维营养酸奶的制作方法,其中食用植物纤维的制备是利用瞬间的高温压差处理技术破坏杂粮皮层结构,使其营养成分充分释放。此外,高温压差破壁处理促使杂粮麸皮发生美拉德反应,赋予了其更浓郁的香味,而且使得杂粮麸皮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植酸的含量大幅度下降,从根本上解决了杂粮麸皮口感粗糙、口味发苦发涩、不易消化的问题。将处理后的杂粮麸皮添加到酸奶中不仅提高了酸奶的营养性和多样性,并且赋予了酸奶独特的风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用植物纤维营养酸奶的制作方法,解决了酸奶缺乏膳食纤维的问题,并且使得营养酸奶不仅具有普通酸奶的口感和调整体内肠道菌群等功效,还具有明显的增强胃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和促进人体内毒素的排出等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食用植物纤维营养酸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利用高温压差破壁技术处理食用植物纤维;
(2)将处理后的食用植物纤维进行干燥、粉碎制成纤维粉;
(3)将纤维粉与纯牛奶进行混合制作营养酸奶。
所述制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食用植物纤维粉的制作方法为:取经过浸润处理的,初始含水量为5%~40%的杂粮麸皮,装入反应罐中,蒸汽压力为0.2~1.2MPa,维压时间为1~10min后瞬间泄压。
(2)收集处理后的杂粮麸皮置于60℃的鼓风干燥箱中烘干12h。
(3)将烘干后的杂粮麸皮先利用万能粉碎机进行粉碎,后送入气流粉碎机中进行再次粉碎,收集杂粮纤维粉过筛,得到粗细度为40~200目的杂粮纤维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承泰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廊坊承泰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5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