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制备阻燃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9614.2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点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1/04 | 分类号: | D01F11/04;D01F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盛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布 玻璃纤维 制备 改性玻璃纤维 聚四氟乙烯 聚氨酯 耐高温 塑化剂 高分子材料技术 致密 丝线 表面喷涂 加工条件 三氧化铝 阻燃耐火 分散剂 联合剂 增韧剂 质量份 染色 色母 优化 制造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制备阻燃布的方法。所述的阻燃布包括以下原材料组成:以质量份数计的30‑40份的耐高温塑化剂、50‑60份的改性玻璃纤维、10‑20份的聚氨酯、10‑15份的聚四氟乙烯、40‑50份的联合剂、2‑3份的分散剂、1‑2份的染色色母、6‑20份的增韧剂;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制备阻燃布的方法,通过调节改性玻璃纤维、耐高温塑化剂、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的比例,优化加工条件下制造的丝线在其表面喷涂一层致密的纳米型三氧化铝使其达到阻燃耐火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制备阻燃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号CN 107849760 A中,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织物,其纺织性良好,能够降低厚度且能够抑制在纵丝和横丝之间产生缝隙,并且在被用于制成预浸材料时能够抑制产生翘曲和微孔。玻璃纤维织物由纵丝和横丝构成,所述玻璃纤维织物具备:7~14μm范围的厚度、每1m2是7~14g范围的质量、20~220cm3/cm2/秒范围的透气度,纵丝和横丝由多根具3.5~4.4μm范围的实质相同的平均直径的玻璃丝集束而成,并且纵丝和横丝具备每1m是5.0×10-7~1.7×10-6kg范围的质量,横丝的质量(Wy)与该纵丝的质量(Wt)的比(Wy/Wt)为1.26~1.42的范围,横丝的质量(Wy)和横丝的纺织密度(Dy)的乘积与纵丝的质量(Wt)和纵丝的纺织密度(Dt)的乘积的比(Wy×Dy)/(Wt×Dt)为1.06~1.60的范围。
在专利号CN 107757025 A中公开了一种优质玻璃纤维布,包括最上层的树脂糊层、中间层的玻璃纤维层、与其相连的粘结剂层以及最下层的二氧化硅悬浮液层组合而成,所述的树脂糊层占玻璃纤维布总体分量的25-40%,所述的玻璃纤维层占玻璃纤维布总体分量的45%-50%,所述的粘结剂层占玻璃纤维布总体分量的12%-22%,所述的二氧化硅悬浮液层占玻璃纤维布总体分量的12%-22%。本发明通过与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树脂糊的组合,实现了其更高的绝缘性、耐热性、抗腐蚀性以及超高的机械强度、耐冲击性、阻燃性。
将玻璃纤维用于纺织领域发展日益增长,但是鲜有报道该材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质。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背景技术中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制备阻燃布的方法,通过调节改性玻璃纤维、耐高温塑化剂、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的比例,优化加工条件下制造的丝线在其表面喷涂一层致密的纳米型三氧化铝使其达到阻燃耐火的特性。
本发明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制备阻燃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布包括以下原材料组成:以质量份数计的30-40份的耐高温塑化剂、50-60份的改性玻璃纤维、10-20份的聚氨酯、10-15份的聚四氟乙烯、40-50份的联合剂、2-3份的分散剂、1-2份的染色色母、6-20份的增韧剂。
进一步,所述的阻燃布制备方法为:将30-40份的耐高温塑化剂、50-60份的改性玻璃纤维、10-20份的聚氨酯、10-15份的聚四氟乙烯、40-50份的联合剂、2-3份的分散剂、1-2份的染色色母、6-20份的增韧剂加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均匀,将物料加入造粒挤出机中进行造粒挤出,其中造粒挤出温度控制在180-250℃,粒子大小控制在1-2mm,造粒完全后将得到的粒子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抽丝技术,在抽丝的过程中将丝线用直径大小在1-100纳米的三氧化铝进行表面喷涂,在丝线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然后将喷涂好的丝线进行收卷,该丝线就是一种阻燃型的丝线,然后利用该丝线进行纺纱和编制就可以得到各种尺寸的布料,该中布料就是一种阻燃型耐火布。
进一步,所述的耐高温塑化剂为,在反应釜中加入30-40份的聚丙烯氰、10-15份的聚酰亚胺、6-10份的聚芳醚、1-2份的分散剂在50-70℃条件下进行反应2-3小时后取出得到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点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点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9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