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体外扩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9633.5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何英广;马思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83 | 分类号: | C12N5/07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体外扩增 单抗 淋巴细胞 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 淋巴细胞分离液 淋巴细胞生长 胶原酶溶液 人AB型血清 新鲜培养基 浸入 连续培养 细胞悬液 培养基 培养瓶 孵育 换液 剪碎 扩增 下层 过滤 悬浮 转入 消化 | ||
本发明公开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体外扩增方法,步骤为:步骤S1、TIL细胞分离:取癌旁组织剪碎浸入胶原酶溶液消化,过滤,PBS冲洗,收集滤液,离心,弃上清,加入PBS制成细胞悬液,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作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结束后收取下层界面的淋巴细胞,经PBS清洗后,按1×106/mL的浓度悬浮于含10%人AB型血清和IL‑2的培养基内培养,每3~5d换液一次;步骤S2、培养和扩增:当孔里的淋巴细胞生长至1×107时,将其转入含抗CD3单抗、抗CD28单抗和药物的培养瓶内孵育,24h后加入IL‑2连续培养,每隔2~3d半量更换含同等浓度IL‑2的新鲜培养基培养22~25d。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涉及一种体外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治疗是新兴的一种肿瘤治疗方式,已经被列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治疗方式,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2010年,美国FDA批准世界上第一个细胞免疫治疗产品Provenge上市,充分显示出细胞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存在于肿瘤间质内的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异质性淋巴细胞群体,大多聚集在肿瘤周围或其间质呈套状围绕癌巢。其主要成分是存在于肿瘤间质内的T淋巴细胞,小部分为MHC非限制性的NK细胞,其共同特征为表达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TIL来自肿瘤组织区域,可特异识别自体肿瘤,具有特异的MHC限制性溶解肿瘤活性。美国NCI的Rosenberg等首次证实,从实体瘤组织分离的TIL在体外经IL-2激活并大量扩增后,可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其治疗效果远远高于之前发展的LAK(lymphokine activatedkiller cells)细胞治疗技术(文献:Expansion of human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for use in immunotherapytrials.J Immunol Methods 1987)。近年发表的多篇临床试验报道显示,TIL细胞免疫治疗可治愈20%~40%晚期黑色素瘤,充分显示出TIL作为细胞免疫治疗手段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文献:A new approach to the adoptive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with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Science 1986)。
但是,目前体外扩增TIL的方法存在两点不足:
第一,扩增效率不高,限制了肿瘤患者TIL的大量回输使用;
第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还有待提高,回输肿瘤患者体内后对肿瘤的杀伤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体外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方法,一方面提高TIL细胞的扩增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体外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方法,正式培养前使用含有抗CD3单抗、抗CD28单抗和呋喃天竺葵酮A或呋喃天竺葵酮B的培养基孵育24h。
优选地,具体步骤为:
步骤S1、TIL细胞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9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