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肠杆菌O157的多重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1312.9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颜世敢;朱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6;C12Q1/10;C12R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肠杆菌O157 多重PCR检测 引物 检测引物 检测 大肠杆菌 退火 空白对照 扩增循环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对引物 预变性 变性 扩增 灵敏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大肠杆菌O157的多重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多重PCR检测引物包括3对引物,分别扩增O157的rfbE、fliC、stx1基因,序列详见序列表所示。使用上述检测引物对大肠杆菌O157DNA进行多重PCR检测,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空白对照,所述PCR扩增条件为94℃变性5min,然后94℃预变性30s,48‑52℃退火45s,72℃延长45s,共扩增循环30‑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本发明的大肠杆菌O157检测引物、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的优点,可以实现对大肠杆菌O157的精准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大肠杆菌O157的多重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根据O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个血清型,其中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和成人肋膜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鉴别困难。
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大肠杆菌(EH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EXEC)等。
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是一类对人类致病的大肠杆菌,以引起肠道出血为特点,症状包括腹痛、血性腹泻、败血症、严重胃肠炎等,严重者可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引起急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甚至死亡。大肠杆菌也被称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或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潜伏期为1-10日,通常为48-72小时。EHEC是重要的人畜共患性和食源性致病菌。EHEC感染或人食用了被污染的食品而发病,被WHO列为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美国CDC调查表明,每年约有70000人感染大肠杆菌病例。EHEC主要寄生在牛、羊等家畜和其它反刍动物体内。人主要通过食用被人畜粪便污染的食物,如烹煮不彻底的肉馅制品或未经消毒的牛奶、受粪便污染的水和蔬菜等被感染。
EHEC是大肠杆菌的一个亚型,以O抗原分型,EHEC可分为O157、O26、O111、O104等血清型。O157:H7主要见于婴幼儿,以爆发流行性为主,美国在1982、1984、1993年曾三次发生O157:H7的爆发性流行。日本曾在1996年爆发过波及9000多人的大流行。2011年爆发于德国席卷欧洲的大肠杆菌O104:H4疫情导致约3000人发病,数十人死亡。
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有菌毛(黏附素)、内毒素、荚膜、外毒素等,外毒素有志贺毒素、肠毒素(包括耐热毒素LT和不耐热毒素LT)等。O157的主要毒力因子有黏附因子(菌毛、外膜蛋白、紧密素等)、肠毒素(志贺毒素STX、溶血素、Ⅲ型分泌系统)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1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