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茱萸综合利用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46162.0 申请日: 2018-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9053849B 公开(公告)日: 2021-04-16
发明(设计)人: 董爱文;于忠华;卜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 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J63/00 分类号: C07J63/00;C07H17/04;C07H1/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隆***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山茱萸 综合利用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山茱萸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山茱萸果实进行干燥并粉碎,醇提,过滤,滤渣加入酸性蛋白酶和肽酶进行室温酶解,再次醇提,过滤,滤液合并后上ADS‑2大孔树脂柱进行吸附,经洗脱得莫诺苷纯品;滤渣上硅胶柱,结晶重结晶一次得熊果酸和马钱苷纯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山茱萸综合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芋肉。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果肉入药,为收敛性补血剂及强壮剂;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症。其性味酸涩、入肝、肾经。酸涩收敛,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之症。

莫诺苷主要来源于山茱萸,山茱萸的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熊果酸高含量为有光泽的棱柱状(无水乙醇)或细毛样针状结晶(稀乙醇),低含量为棕黄色或黄绿色粉末,具特殊的气味,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不溶于水,尚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吡啶,石油醚。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熊果酸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因而被广泛地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熊果酸临床表现有显著而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血清转氨酶、消退黄疽、增进食欲、抗纤维化和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稳定的特点。现已有较多文献资料公开了熊果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公开号为CN11006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山茱萸原汁和饮料的生产方法,以山茱萸果实作原料,经清洗、破碎、种霉、加水搅拌、过滤除核、加胶、种酶、精滤、杀菌、浓缩、无菌热封装等几道工序制成原汁浓缩液,再将此原汁浓缩液与糖、蜂蜜、水及其它果汁合理配方,经调配、过滤、杀菌、封装,再杀菌抽样检验合格,便制成饮料。

公开号为CN144814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山茱萸总苷为主要成份的药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按下述步骤进行:a.提取山茱萸总苷有效部位,1).首先将山茱萸果肉洗净、晒干、粉碎、过筛;2).将粉碎过筛的山茱萸粉先用8倍量70%浓度的乙醇浸泡6小时,加热70℃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继续加6倍量70%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提取液;3).减压回收溶剂,在温度50℃浓缩至含醇量20%,相对密度1.05(60℃);4).将浓缩液低温(4℃)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过大孔树脂D101,先用5~7倍量纯水冲洗,柱子的直径(40cm)和高度200cm),洗脱液流速20~25ml/min,用本发明给出的毛细管电泳(CE)指纹图谱监控总苷指标指,水洗液弃除,改用20%浓度的乙醇冲洗,洗脱液由混变清,以CE监控有关指标,洗脱液弃去;继续用5~6倍量50~80%乙醇洗脱,流速20~25ml/min,CE指纹图谱监控,收集50%乙醇洗脱液;5).收集洗脱液,50℃~60℃减压蒸馏,真空度为0.088Mpa,回收乙醇,所得的稠膏经真空干燥后即得山茱萸总苷。b.制剂,用山茱萸总苷有效部位65~85份,赋形剂25~35份混合搅拌均匀,分装在胶囊中或制成片剂或制成药学上可以接受的任何剂型。

公开号为CN1013488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酶解提取山茱萸多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取山茱萸干燥果肉粉碎制得的山茱萸干粉,加入质量为山茱萸干粉质量15~60倍的蒸馏水,加入酶于35~60℃、pH3.5~7.0下酶解0.5h~4h,酶解结束后灭酶,提取液分离纯化得到山茱萸多糖提取物;所述酶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①纤维素酶、②木瓜蛋白酶、③果胶酶、④淀粉水解酶,酶质量用量为山茱萸干粉质量的0.1~2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6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