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及其制备与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6962.2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龙;刘勤;伍寿胜;李中;廖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中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桂林乐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王俭 |
地址: | 541199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唾液酸 电化学 试纸 及其 制备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及其制备与检测方法,所述唾液酸电化学试纸包括绝缘基片、导电电极、绝缘隔离层、反应层、前处理层、虹吸导样槽和粘合隔片,反应层为酶反应膜,所述酶反应膜覆盖于反应区的参比电极及工作电极表面,位于绝缘隔离层的反应区端;前处理层设置在反应层的前端;反应层和前处理层设置在虹吸导样槽内;酶反应膜包括与唾液酸反应的酶和一种电子传递介体;前处理层的浆液中含有唾液酸水解剂。本发明使用直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原理检测唾液酸方法,通过设置样品前处理结构,结合酶层中的酶对血液中结合唾液酸快速完全分解成游离唾液酸,提高唾液酸测试灵敏度,实现准确、快速、简单、低成本检测唾液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试纸及电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及其制备与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唾液酸(Sialic acid,SA),是一类含9个碳原子的羧基化单糖酰化衍生物的总称,在人体的唾液酸主要为N-乙酰神经氨酸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两种,大多由葡萄糖代谢生成。血清唾液酸来源于细胞表面,以糖结合唾液酸和脂结合唾液酸两种形式存在。
机体发育阶段各种组织唾液酸表达水平均较高,而在成年人的组织中则为低表达,如成人组织中出现唾液酸化水平升高,则提示发生病变的可能。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学者们通过动物实验及人体肿瘤研究,证实了一些恶性肿瘤个体血清唾液酸水平异常升高。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唾液酸开始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众多的研究提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升高程度较非肿瘤性病变的大,所以尽管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并非特异性,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检测血清唾液酸及其他肿瘤标记物对恶性肿瘤的筛查、早期诊断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有文献报道,血清唾液酸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肿瘤临床分期相关,分化越低,分期越晚血清SA水平越高;作有效治疗后血清唾液酸可下降,肿瘤复发、转移后又上升,提示血清唾液酸不但可作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的指标,还可作为病情发展、肿瘤消长的监测指标。
目前,检验血液唾液酸的主要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光化学比色法。在这些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过程繁琐,获得分析结果所需时间较长;光化学比色法取血量大,并且需要专用的生化分析仪,价格昂贵。未见能家用或床旁使用的快速检测唾液酸电化学法及产品报道。
检测血液唾液酸,需要一种测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操作简单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目前唾液酸检测方法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及其制备与检测方法,使用直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原理检测唾液酸方法,通过设置样品前处理结构,结合酶层中的酶对血液中结合唾液酸快速完全分解成游离唾液酸,提高唾液酸测试灵敏度,实现准确、快速、简单、低成本检测唾液酸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唾液酸电化学试纸,包括
绝缘基片;
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电极包括设置在绝缘基片上的三条条状导电电极,分别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短路电极,其中设置在导电电极传导区一端的短路电极与工作电极或参比电极相接;
绝缘隔离层,所述绝缘隔离层局部覆盖于导电电极上,绝缘隔离层的一端露出导电电极的反应区,另一端露出导电电极的传导区;
反应层,所述反应层为酶反应膜,所述酶反应膜覆盖于反应区的参比电极及工作电极表面,位于绝缘隔离层的反应区端;
前处理层,所述前处理层设置在反应层的前端,覆盖于反应区的参比电极及工作电极表面;
虹吸导样槽,所述反应层和前处理层设置在虹吸导样槽内;虹吸导样槽的前端为采样口;
粘合隔片,所述粘合隔片与绝缘隔离层、前处理层、反应层和虹吸导样槽的上端面叠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中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桂林乐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桂林中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桂林乐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6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