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用内导体多通道传输射频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1548.0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8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谢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力升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02;H01B7/28;H01B7/22;H01B9/0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绝缘层 电缆 多通道传输 抗干扰能力 射频电缆 内导体 同轴 信号传输能力 耐腐蚀性能 传输 包覆工艺 连接操作 设备空间 同轴设置 外导体层 信号传输 中心导体 阻抗特性 外导体 外护套 最外层 包覆 导电 省时 省力 外围 占用 航空 外部 军事 | ||
本发明的共用内导体多通道传输射频电缆,中心导体外围依次同轴通过多层同轴设置的绝缘层、外导体层构成多层子电缆,最外层外导体外部同轴包覆外护套,各层绝缘层、包覆工艺互不相同,多层子电缆分别具有不同的阻抗特性,能够分别传输不同信号,提高信号传输能力和对外界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针对不同信号传输的要求只需设置一根电缆,占用设备空间小,安装连接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成本低廉,能够同时传输多种信号,导电、耐腐蚀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满足航空、军事、民用等多领域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用内导体多通道传输射频电缆。
背景技术
射频电缆在射频范围内传输电磁能量,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计算机、仪表等各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一般由互相同轴的内导体、外导体以及支撑内外导体的介质组成;传统射频电缆信号传输稳定性不好,抗外界信号干扰能力差;针对不同信号传输的要求需要设置多根电缆,每根电缆单独传输不同信号,占用设备空间大,安装连接操作繁琐,耗时耗力多,成本高,而且耐腐蚀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传输多种信号,导电、耐腐蚀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的共用内导体多通道传输射频电缆。
本发明的共用内导体多通道传输射频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导体,中心导体外部同轴包覆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外部同轴包覆有第一外导体,第一外导体外部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第二外导体……以此类推,直至第N绝缘层、第N外导体,第N外层体外部同轴包覆有外护套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N绝缘层材料、包覆工艺互不相同,第一外导体、第二外导体……第N外导体材料、包覆工艺相同,外护套由绝缘材料通过挤包工艺包覆在最外层位置;每层绝缘层与相邻内层外导体和外层外导体构成子电缆,第(N-1)外导体、第N绝缘层、第N外导体构成N层子电缆;
所述第一外导体、第二外导体……第N外导体材料为金属管、编织金属丝、绕包金属带或者以上材料组合之一;
所述第一外导体、第二外导体……第N外导体材料、包覆工艺互不相同;
所述中心导体外部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第一外导体、第二绝缘层、第二外导体、第三绝缘层、第三外导体,第三外层体外部同轴包覆有外护套层;第一绝缘层由PTFE高温材料通过推挤工艺同轴包覆在中心导体外部,第一外导体由镀银铜丝编织包覆在第一绝缘层外部,第二绝缘层由发泡材料通过挤包工艺同轴包覆在第一外导体外部,第二外导体由铝带通过纵包工艺同轴包覆在第二绝缘层外部,第三绝缘层由聚乙烯材料通过挤包工艺同轴包覆在第二外导体外部,第三外导体由铜带材料通过纵包或绕包工艺同轴包覆在第三绝缘层外部,第三外导体外部通过挤包工艺同轴包覆有外护套;
所述第一外导体为直接包覆在第一绝缘层外部的铜管;
所述第一外导体与第一绝缘层之间、第二外导体与第二绝缘层之间……第N外导体与第N绝缘层之间都设置有由金属丝编织构成的增强屏蔽层;
所述共用内导体多通道传输射频电缆的阻抗沿由内至外的方向递减;阻抗计算公式:
ZC-特性阻抗
ε-绝缘介电常数
d-内导直径
D-外导体直径;
第一层子电缆阻抗:(参数右下角的1代表第一层,2代表第二层……n代表N层)
第二层子电缆阻抗:
……
第N层子电缆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力升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力升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1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面绝缘阻水带生产工艺
- 下一篇:耐热循环的漆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