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脂-烧结一体式生产ITO靶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3327.7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3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水;彭寿;马立云;那嘉;向光;张玲莉;余永强;柯尚文;李隽;康明锋;范加伟;董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盛光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53 | 分类号: | C04B35/453;C04B35/457;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齐键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脂 烧结 体式 生产 ito 方法 | ||
1.一种脱脂-烧结一体式生产ITO靶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ITO粉体、分散剂和水混合,进行球磨,再加入粘结剂,进行超声和真空脱泡,得到浆料;
2)将浆料注入模具,进行成型,得到靶坯,脱模,对靶坯进行干燥;
3)将靶坯放在脱脂-烧结一体式炉内的承烧板上,进行致密化,具体操作为:
a)以0.15~0.5℃/min的速率从室温升到100~200℃,同时通入流量为100~300L/min的干燥空气;
b)以0.2~0.4℃/min的速率升到350~400℃,保温2~4h,同时通入流量为100~300L/min的干燥空气;
c)以1~3℃/min的速率升到500~700℃,保温1~3h,同时通入流量为100~300L/min的干燥空气;
d)以2~3℃/min的速率升到900~1100℃,保温1~2h,同时通入流量为300~800L/min的氧气,炉内氧气压力为常压;
e)以1~3℃/min的速率升到1180~1400℃,保温1~2h,同时通入流量为300~800L/min的氧气,炉内氧气压力为常压;
f)以1.5~2.5℃/min的速率升到1400~1500℃,同时通入流量为300~800L/min的氧气,炉内氧气压力为常压;
g)以6~8℃/min的速率升到1500~1700℃,保温4~20h,同时通入流量为300~800L/min的氧气,炉内氧气压力为常压;
h)以1~2℃/min的速率降到1300~1500℃,保温1~3h,同时通入流量为300~800L/min的氧气,炉内氧气压力为常压;
i)以0.5~3℃/min的速率降到1100~1300℃,同时通入流量为300~800L/min的氧气,炉内氧气压力为常压;
j)以0.3~0.5℃/min的速率降到900~1100℃,保温1~2h,同时通入流量为0~300L/min的氧气,炉内氧气压力为常压;
k)以0.1~0.5℃/min的速率降到室温,得到ITO靶材;
步骤3)所述脱脂-烧结一体式炉底部侧边设置有通气孔,顶部设置有排气孔;
步骤3)所述承烧板上设置有用于释放热胀冷缩过程中应力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脂-烧结一体式生产ITO靶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分散剂的添加量为ITO粉体质量的0.1%~2.2%;步骤1)所述水的添加量为ITO粉体质量的30%~45%;步骤1)所述粘结剂的添加量为ITO粉体质量的0.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脂-烧结一体式生产ITO靶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ITO粉体的粒径为2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脂-烧结一体式生产ITO靶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类分散剂、聚丙烯酸类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脂-烧结一体式生产ITO靶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粘结剂为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脂-烧结一体式生产ITO靶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模具为石膏模具、树脂模具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脱脂-烧结一体式生产ITO靶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成型的具体操作为:将浆料注入模具,控制注浆压力为0.1~0.3MPa,保压3~5h。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脱脂-烧结一体式生产ITO靶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干燥的温度为20~80℃,干燥时间为10~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盛光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盛光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33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