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制备芳基甲酸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3371.8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富;杨文英;毛宁;郑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陶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3/70 | 分类号: | C07C63/70;C07C63/04;C07C65/21;C07C51/26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流反应器 芳基甲酸 式( I ) 微通道 双氧水 助催化剂 制备 三元复合催化剂 醋酸 氧化剂 反应混合液 后处理 放大生产 甲基芳烃 均相溶液 清洁试剂 生产效率 氧气气氛 有机溶剂 混合物 副产物 计量泵 连续化 锰盐 铁盐 乙腈 钴盐 氧气 清洁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制备芳基甲酸化合物的方法:以式(I)所示的甲基芳烃为原料,以钴盐、锰盐和铁盐的混合物为三元复合催化剂,以30%质量浓度的双氧水为助催化剂,以乙腈或醋酸为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制成均相溶液通过计量泵打入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中,在0.5‑10MPa的氧气气氛中,在25‑150℃下反应4‑100s,得到反应混合液,经后处理制得式(II)所示的芳基甲酸化合物。本发明使用氧气和双氧水等清洁试剂作为氧化剂和助催化剂,减少了对环境有毒有害副产物的生成,体系更为绿色、清洁、环保,反应可连续化进行,生产效率高,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制备芳基甲酸化合物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芳基甲酸化合物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染料、农药、香料,医药等。
在众多的合成方法中,以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直接氧化甲基芳烃制备芳香甲酸化合物的方法,吸引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氧气(或空气)廉价易得,并且其还原后的副产物仅为水,对环境无毒无害无污染,属于绿色清洁的氧化剂。在众多关于氧气氧化的报道中又以气相固定床式氧化为最多,尽管这类氧化方式具有设备维护方便,操作成本低等优点,但为保持反应的选择性,往往需要人为控制低的单程转化率,从而造成单程产品收率较低。最近液相氧气氧化甲基芳烃制备芳香甲酸由于效率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如Chen等报道的用液相氧气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18,109,76]。
但是,这些液相氧化在传统的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时,往往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如何解决安全问题成为其工业化应用的最大障碍。近年来,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以其高的传质,传热效率,反应单元持液量小,安全等特点倍受研究者的青睐,被认为是解决液相氧气氧化安全性的最佳选择之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利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在过渡金属催化下,连续氧化甲基芳烃制备芳基甲酸的新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来制备芳基甲酸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以式(I)所示的甲基芳烃为原料,以钴盐、锰盐和铁盐的混合物为三元复合催化剂,以30%质量浓度的双氧水为助催化剂,以乙腈或醋酸为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制成均相溶液通过计量泵打入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中,在0.5-10MPa的氧气气氛中,在25-150℃下反应4-100s,得到反应混合液,经后处理制得式(II)所示的芳基甲酸化合物;所述钴盐为硬脂酸钴、环烷酸钴、四水合醋酸钴或硝酸钴;所述锰盐为醋酸锰或硝酸锰;所述铁盐为无水三氯化铁、九水合硝酸铁或五水合草酸铁;所述式(I)所示的甲基芳烃、钴盐、锰盐、铁盐及助催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05~0.0.021:0.005~0.02:0.01~0.05:0.1~0.3;所述的均相溶液的流速为0.5~100ml/min;
式(I)、(II)中:
R1为氢、甲基、甲氧基、氰基、氯、溴或苯基。
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以所述式(I)所示的甲基芳烃的质量计为10~30ml/g。
进一步,所述的均相溶液的流速为0.5~10ml/min。
进一步,所述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由1-50片的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基片连接组成。
再进一步,所述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基片的宽度为0.0005m,深度为0.0005m,每个基片的长度为32m。
进一步,所述微通道的材质为蓝宝石、碳化硅、陶瓷或耐腐蚀合金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陶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陶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3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