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厂动力系统节能控制和能量回收装置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4037.4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0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付小双;胡安静;宋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爱乐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铜仁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菌之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01D15/10 |
代理公司: | 11589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龙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支撑机架 工厂动力系统 能量回收装置 安装固定 节能控制 燃气锅炉 转换机构 支撑板 支撑杆 转换 水蒸汽冷凝 出烟通道 垂直固定 发电机构 加热过程 冷凝循环 热能转换 相对设置 蒸汽冷凝 蒸汽转化 转换过程 水蒸汽 沸点 冷凝 动能 做功 缸体 烟气 加热 余热 锅炉 水资源 燃烧 回收 节约 | ||
1.一种工厂动力系统节能控制和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架(1)和安装固定于支撑机架(1)上的燃气锅炉(2),燃气锅炉(2)的一端设有出烟通道(3),出烟通道(3)上设有烟气发电机构(4);
支撑机架(1)包括支撑板(11)和垂直固定于支撑板(11)的表面一端两侧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杆(12),两个支撑杆(12)之间安装固定有蒸汽转换机构(9);
燃气锅炉(2)的一端开有进气孔(21),燃烧锅炉(2)底面位于进气孔(21)处一体连接固定有加热管(24),同时燃气锅炉(2)的一端侧壁顶部设有进水短管(22),另一端侧壁顶部设有出气短管(23),燃气锅炉(2)位于出气短管(23)一端的侧壁中部设有热水出水管(27),加热管(24)和燃气锅炉(2)之间形成加热套层(28),水通过进水短管(22)进入加热套层(28)中,通过加热管(24)中燃烧的燃气对加热套层(28)中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一部风转换成水蒸汽通过出气口进入出气短管(23)中,一部分直接通过热水出水管(27)排除,进水短管(22)的顶部套设安装有三通进水阀(25),三通进水阀(25)的一端连接加热水进水管;
燃气锅炉(2)的一端面设有固定圈(26),出烟通道(3)包括固定于固定圈(26)上的盖板(31),盖板(31)的侧壁顶端开有出烟孔,出烟孔处设置有出烟管道(32),加热管(24)的一端延伸至出烟孔(32)中;烟气发电机构(4)包括套设固定于出烟管道(32)一端的聚风管座(41),聚风管座(41)上套设固定有发电管座(42),发电管座(42)上安装有齿轮增速机构(5)和安装固定于齿轮增速机构(5)上的加强风轮(6),发电管座(42)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上安装固定有发电机构(8);
蒸汽转换机构(9)包括套设安装于出气短管(23)顶端的冷凝循环缸体(91),冷凝循环缸体(91)中套设有蒸汽压缩活塞(92),蒸汽压缩活塞(92)的顶端铰接有传动拉杆(93),两个支撑杆(12)的顶端侧壁分别安装有动力输出轴(94),动力输出轴(94)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块(941),另一端连接发电机,第一铰接块(941)的一端侧壁开有铰接孔(942),两个动力输出轴(94)的铰接孔(942)之间安装固定有第一铰接轴(95),传动拉杆(93)的一端套设固定于第一铰接轴(95)上;
冷凝循环缸体(91)包括缸筒(911)和设置在缸筒(911)底端的连接套管(912),冷凝循环缸体(91)通过连接套管(912)套设固定于出气短管(23)上,缸筒(911)的侧壁从顶端到底端之间开有螺旋通水管道(913),缸筒(911)的顶端面设有与螺旋通水管道(913)顶端一端相连通的冷凝进水管(914),冷凝水进水管(914)连接冷凝水进水阀,缸筒(911)的低端面设有与螺旋通水管到(913)底端一端相连通的冷凝水出水管(915),冷凝水出水管(915)通过通过水管与三通进水阀(25)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动力系统节能控制和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压缩活塞(92)密封套设于缸筒(911)中,蒸汽压缩活塞(92)的顶端一体连接固定有两个第二铰接块(921),两个第二铰接块(921)之间连接固定有第二铰接轴(922),传动拉杆(93)的一端套设固定于第一铰接轴(95)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二铰接轴(9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爱乐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铜仁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菌之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盐城爱乐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铜仁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菌之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40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