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四聚体共价偶联DNA分子和DNA自转染试剂盒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60419.8 申请日: 2018-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8998473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8
发明(设计)人: 王琳;王征;李永奎;向梦茜;张剑;祁闪闪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主分类号: C12N15/87 分类号: C12N15/87
代理公司: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代理人: 蒋明
地址: 43002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四聚体 共价 dna 分子 转染 试剂盒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G四聚体共价偶联DNA分子,中间的双链是待转染DNA片段双链,每条链的5’端各由9个胸腺嘧啶(T)链连接的G‑四聚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DNA自转染试剂盒,包括聚凝胺、5×Annealing buffer和所述的G四聚体共价偶联DNA分子。本发明用于肿瘤细胞的靶向DNA转染,将待定用途的基因或者DNA片段选择性转染进肿瘤细胞。所述转染操作简便、高效低毒、不依赖与细胞周期、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NA转染技术,尤其是G四聚体共价偶联DNA分子和DNA自转染试剂盒及应用。

背景技术

转染指的是将外源的核酸导入细胞的过程,目前的转染方法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物理、化学和生物途径,物理途径主要指电转法,显微注射法,均需要设备才能实现转染,而且电转法细胞存活率低,显微注射法操作复杂,设备昂贵。化学途径主要包括阳离子脂质体,阳离子聚合物和磷酸钙等类型的转染试剂,均需要依赖细胞的内吞作用,阳离子脂质体法虽然应用范围广,但是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而且对DNA的浓度有要求,DNA浓度过高会影响转染效率,磷酸钙法重复性差,且对DNA的浓度要求高,而且包括阳离子聚合物在内的试剂均依赖于细胞的有丝分裂。生物途径主要包括逆转录病毒法,虽然这种方法转染效率高,但是其有免疫原性,而且只感染分裂的细胞。因此,需要有一种高效低毒、不依赖与细胞周期、操作简单、低成本的转染方法。

核仁素在所有真核细胞均会表达,是细胞核仁中最主要的一种蛋白,主要参与核糖体的成熟装配与转运,可以调控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在细胞内也可以作为一种穿梭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浆之间穿梭,甚至可以表达在某些细胞表面,如肿瘤细胞,免疫细胞,作为某些分子,细菌或者病毒的受体。核仁素还可以特异性的结合鸟嘌呤四聚体(G-四聚体,G-quadruplex,以下简称Gq)。 Gq是由富含鸟嘌呤的DNA 链缠绕折叠形成的,四个鸟嘌呤之间通过 Hoogsteen氢键形成四聚体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G四聚体共价偶联DNA分子和DNA自转染试剂盒及应用,可以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不依赖于细胞周期、操作简单、低成本的转染方法。

我们利用Gq可以特异性结合核仁素,以及核仁素的穿梭特性,发明了本试剂盒。我们首次发明利用Gq来进行DNA的自转染,并首次开发出线性单链分步PCR法。待转染DNA片段经线性单链分步PCR法扩增后,形成不完全双链DNA—即两端带有富含G的单链,中间是完整的待转染DNA片段双链;之后经退火,富含G的单链与游离富含G的单链形成Gq;最终得到两端是Gq中间是DNA双链的嵌合体。这种嵌合体,因两端的Gq与核仁素的亲和能力促进待转染DNA片段进入细胞并进入细胞核。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G四聚体共价偶联DNA分子,中间的双链是待转染DNA片段双链,每条链的5’端各由9个胸腺嘧啶(T)链连接的G-四聚体。

所述G四聚体共价偶联DNA分子的合成方法,首先将要转染的基因构建到真核细胞过表达载体上,然后设计引物1进行常规PCR,得到启动子+待转染基因的DNA线性片段;以片段为模板,用带有前体Gq序列的引物2 5-GGTGGTGGTGGTTGTGGTGGTGGTGGttttttttttNNNNNNNNNNNNNNNNNNNN-3的上游引物及下游引物各自单独进行线性单链分步PCR,简称线性PCR,分别得到两端含有前体Gq序列(5-GGTGGTGGTGGTTGTGGTGGTGGTGG-3)的两条单链,其中N为与模板配对碱基序列,作为PCR的引物,称为PCR靶序列;然后测量两种产物的浓度,并按照1:1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5×Annealing buffer,混匀,95℃ 5min,缓慢降温至常温,退火得到G四聚体共价偶联DNA分子,称为Gq-DNA。

以此方法合成Gq-DNA为技术基础,发明一种DNA自转染试剂盒,包括聚凝胺、5×Annealing buffer和上述DNA分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0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