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动力控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4635.X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9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光宇之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7/00 | 分类号: | F16D57/00;F16D65/14;F16D1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套 橡胶组件 制动力控制机构 失灵 移动范围控制 工作运动件 直线型排列 控制组件 曲线结构 驱动装置 事故隐患 优化设计 整个结构 纵向空间 大压力 曲线型 直线型 短路 抱死 减小 壳体 气道 气口 微调 刹车 变形 占用 移动 | ||
提供了一种制动力控制机构,将现有技术的直线型衬套改变为曲线型衬套,使得本发明的衬套兼具保护作用。当由于短路或者控制失灵等问题,驱动装置大幅度移动时,由于衬套具有曲线结构,所以衬套能够将工作运动件的移动范围控制在衬套部分内,从而防止气道控制组件大幅度打开,从而防止了由此造成的刹车抱死、转向失灵以及事故隐患。各个组件采用直线型排列方式,节省了组件占用的纵向空间,降低了整个结构的尺寸,同时将气口开设在壳体的另外表面,则减小了整个构造的长度。对橡胶组件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橡胶组件具有更大的刚度,从而橡胶组件的结构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并且由于需要较大压力才能推动橡胶组件变形,所以这种结构适宜进行微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力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道路标准的不断提高,现代汽车的车速和载重量得到较大的提升,车辆自身内部的摩擦越来越小,这就意味着使用传统的车辆自身的主动制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车辆高速重载条件下的制动要求,尤其是在一些需要连续制动的下坡路段。为了保证现代高速重载大功率车辆的制动安全,增加辅助制动装置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常用的辅助制动装置有发动机排气制动和缓速器,排气制动由于工作原理和结构的限制,一般只适用于柴油发动机;缓速器具有制动力矩大,控制简单和安装方便等优点,成为汽车辅助制动技术的发展方向。使用缓速器作为汽车的辅助制动装置,不仅可以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摩擦式制动器的使用频率和工作时间,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经济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力控制机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制动力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向接触;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设置于第一壳体一侧,动力装置驱动推杆运动;第一工作活动件,第一工作活动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第二工作活动件,第二工作活动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第二工作活动件的一端与第一工作活动件接触;第一工作活动件复位弹簧,第一工作活动件复位弹簧设置于第一工作活动件与第二工作活动件之间;进气道,进气道设置于第一壳体内,进气道轴线与第二工作活动件轴线垂直;密封挡圈,密封挡圈设置于进气道的一侧与第一壳体之间;第二工作活动件座,第二工作活动件座设置于进气道的另一侧与第一壳体之间,其中,第二工作活动件穿过第二工作活动件座;气道控制组件,气道控制组件套设在第二工作活动件外,气道控制组件一侧顶住第二工作活动件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动力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工作活动件复位弹簧,第二工作活动件复位弹簧设置于定位螺母与活动块之间,第二工作活动件复位弹簧与第二工作活动件座接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动力控制机构还包括:弹性挡圈,弹性挡圈与第二工作活动件复位弹簧的一端接触,并且弹性挡圈与第二工作活动件的一端接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动力控制机构还包括:橡胶组件,橡胶组件位于第二壳体内部,橡胶组件与弹性挡圈之间存在空腔;泄压孔,泄压孔设置于第二壳体表面;工作孔,工作孔设置于第二壳体表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动力控制机构还包括:衬套,衬套设置在第二工作活动件与第一壳体之间,衬套与第二工作活动件之间的接触面为圆弧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动力控制机构还包括:密封伸缩管,密封伸缩管设置于第二工作活动件与第一壳体之间,密封伸缩管一端与衬套接触,密封伸缩管的另一端与密封挡圈接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密封挡圈内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光宇之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光宇之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4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增力式汽车电子机械盘式制动器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力矩限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