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系玻璃精密模压成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0887.3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9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倪颖;祖成奎;刘永华;何坤;赵慧峰;金扬利;曹亚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11/12 | 分类号: | C03B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系玻璃 成形 施加 精密模压成形 上模仁 机械性能 透镜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环境性能 透光性能 预制件 预热 出料 模仁 施压 加热 移动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成形的方法,其包括:将模仁和硫系玻璃预制件加热至预热温度,上模仁位于第一位置;升温至第一成形温度,上模仁移动至第二位置,开始施加第一压力;施加第二压力,降温至第二成形温度;施加第三压力,降温至第三成形温度;施加第四压力,降温至第四成形温度;停止施压,降温至出料温度,得到硫系玻璃。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获得机械性能好,透光性能优异、环境性能友好的高精度硫系玻璃透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金属氧化物玻璃高精密成形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成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硫系玻璃是具有优良的红外透过性能的特种玻璃材料,相比于单晶锗、多晶硒化锌等晶体类红外材料,具有热差系数低、光学均匀性好、易于制备等特点,视为新一代温度自适应红外光学系统核心透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军用(夜视枪瞄、红外肩扛导弹、战机夜视巡航等)和民用(汽车夜视、安防监控等)红外系统中,其市场前景巨大。Ge28Sb12Se60硫系玻璃突出的优点是属于一种环境友好性材料,对外源杂质不敏感、不易析晶、硬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硫系玻璃之一。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Ge28Sb12Se60硫系玻璃自身色散影响,提高系统成像质量,需将玻璃制备成形面复杂的元件,如球面或衍射非球面等。但是和目前多数常用的硫系玻璃体系来讲,Ge28Sb12Se60硫系玻璃转变温度高(Tg=285℃±5℃),相对于其他体系硫系玻璃来讲,压制获得光学元件的难度更大。因此,在此背景条件下,为了解决实际工业应用需求,本发明意义在于将有效解决硫系玻璃Ge28Sb12Se60高精度、型面复杂的成形和加工技术。
精密模压是最为先进的、可批量生产高精度、复杂形面的高精度光学元件的技术之一,可直接转印模具面型制备获得高面型精度的元件,该技术在许多国家已进入实用阶段,硫系玻璃自身性能完全满足精密模压制备技术的要求,并且精密模压制备复杂形面镜头的生产过程经济,可以显著减少资本投入。因此,该技术完全满足制备成本低廉、性能优异的热成像用硫系玻璃镜头的要求。而高精度、复杂形面硫系玻璃光学元件的批量制备,可促进红外光学器件向低成本、小尺寸以及轻质方向发展,为开拓硫系玻璃高端红外应用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受硫系玻璃军事应用的敏感性的影响,国外对硫系玻璃研制和技术开发一直处于对外保密状态,从有限的公开报道中可以获知仅有法国、美国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发达国家开展了硫系玻璃精密模压成形研究,并已经能够批量供应市场。
国内对硫系玻璃性能优点和红外应用等方面的认识较晚,2010年之前仅有少许几个单位开展过相关方面的基础研究,近几年随着红外探测器发展成熟,红外热成像市场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势头,因此国内对硫系玻璃应用需求快速增加。相对于已经相对成熟的制备技术而言,高面形精度硫系玻璃镜头的深加工技术一直沿用传统磨抛技术,未取得与制备、应用等方面相匹配的进步。
目前市场主推的硫系玻璃产品主要由两个体系构成,一个是含砷体系,另一个是不含砷体系,出于对环境安全性的考虑,前者的市场应用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后者的市场应用越来越多。不含砷体系的硫系玻璃中Ge28Sb12Se60是其中佼佼者。因此,为得到面型复杂、面型精度高、批次稳定的Ge28Sb12Se60硫系玻璃透镜,迫切需要进行精密模压成形技术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硫系玻璃精密模压成形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得到面型复杂、面型精度高、批次稳定的硫系玻璃透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成形的方法,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