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步法实现表面具有活性引发位点的聚酰胺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0941.4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6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曼;张慧峰;曹震;王剑;田欣霞;张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71/56 | 分类号: | B01D71/56;B01D67/00;B01D69/10;B01D69/02;B01D6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3001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膜 聚酰胺 位点 烷烃溶液 氮气 功能小分子 一步法制备 辅助干燥 后倾 膜框 制备 配制 倾倒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聚酰胺结构 纯水浸泡 后热处理 界面聚合 聚砜基膜 樟脑磺酸 传统的 三乙胺 水通量 脱盐率 一步法 本征 挥发 摇床 修饰 | ||
1.一种一步法实现表面具有活性引发位点的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1)首先用纯水浸泡聚砜基膜,然后氮气辅助干燥,配制质量浓度为1~6%的水相单体、1~3%的三乙胺和1.5~6%的樟脑磺酸水溶液,将上述水溶液倾倒到膜框内,置于转速为80rpm/min的摇床上30~180 s,将溶液倾出后氮气辅助干燥;
(2)配制质量浓度为0.15~0.3%的1,3,5-苯三甲酰氯和参与界面聚合的功能小分子的烷烃溶液,其中1,3,5-苯三甲酰氯与参与所述功能小分子的摩尔比为20~1:1;将上述配制好的油相溶液倾倒入膜框内,静置15~120 s后倾出,待烷烃溶液挥发干后,置于50~100℃烘箱中热处理5~20 min,得到表面具有ATRP活性引发位点的聚酰胺反渗透膜;
所述功能小分子为同时具备单卤代基团以及单酰卤基团的功能小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法实现表面具有活性引发位点的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小分子中的单酰卤基团包括酰氟基团、酰氯基团或酰溴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法实现表面具有活性引发位点的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小分子中的单卤代基团包括卤代烷烃、苄基卤化物、α-卤代酯、α-卤代腈或α-卤代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步法实现表面具有活性引发位点的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小分子包括溴代异丁酰溴、氯代异丁酰氯、4-氯甲基苯甲酰氯或4-溴甲基苯甲酰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法实现表面具有活性引发位点的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单体种类包括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4-氯间苯二胺、4-硝基间苯二胺或均苯三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一步法实现表面具有活性引发位点的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酰胺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聚酰胺反渗透膜的脱盐率≥98.5%,通量≥30 L·m-2·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9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