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半主动隔振/减振平台的分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2675.9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谢磊;寿梦杰;廖昌荣;张红辉;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区域 减振器 最大振动 输入量 分组控制 减振平台 半主动 隔振 施加 传感器采集 仪器设备 振动控制 有效地 减振 | ||
1.一种主动/半主动隔振/减振平台的分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隔振/减振平台均分为多个振动控制区域,并在每个控制区域内分别设置主动/半主动隔/减振器组;
S2.利用传感器采集各所述控制区域的振动强度,并确定最大振动强度所在的控制区域;
S3.确定其他控制区域的振动强度与所述最大振动强度的关系;
S4.确定所述最大振动强度所在控制区域隔/减振器组所需的输入量;
S5.根据其他控制区域振动强度与最大振动强度的关系,确定其他控制区域隔/减振器组所需的输入量;
S6.对各控制区域隔/减振器组施加相应的输入量,使隔/减振器产生相应的作用力;
步骤S1中,所述控制区域与主动/半主动隔/减振器组的数量为4N+2,N=0,1,2,3....,每个主动/半主动隔/减振器组中隔/减振器的个数为n,n=1,2,3...;
步骤S5中,所述隔/减振器组的输入量从最大振动区域M和最大振动区域M+2N+1,1≤M≤2N+1向两侧逐渐减小,并且关于最大振动区域M和最大振动区域M+2N+1所连的直线l呈轴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主动/半主动隔振/减振平台的分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传感器为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主动/半主动隔振/减振平台的分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对于主动隔/减振器,关于所述直线l对称的控制区域,所述隔/减振器组的输入量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于半主动隔/减振器,关于所述直线l对称的控制区域,所述隔/减振器组的输入量只需满足大小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26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可变节流孔式半主动悬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STF的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