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及其储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6409.3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5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祝研;刘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伯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32 | 分类号: | H01M8/0432;H01M8/0438;H01M8/04701;H01M8/04746;H01M8/0606 |
代理公司: | 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 44395 | 代理人: | 李良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料电池 汽车 车载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及其储氢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储氢罐,其中每个储氢罐由多种合金材料填充,各个储氢罐的材质不同,所述的多个储氢罐均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电磁开关、压力传感器以及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电磁开关、压力传感器以及质量流量控制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获取储氢罐内温度以及气压,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储氢罐的电磁开关开闭,对多个储氢罐的供氢先后进行控制,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配合多种合金储罐,并且适应不同储罐的性能,提高储存密度,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及其储氢方法。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以燃料来源的泛在性、燃料加注快、续航里程长、效率高的优势,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选择”。我国发展氢燃料汽车的战略明确,并配套了极有力度的财政补贴政策,将其置于和纯电动汽车并行发展的技术路线。
氢燃料汽车进行商业推广的关键问题在于:燃料电池、车载储氢与加氢站的数量。其中,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制造成本快速下降而使用寿命大幅提高,其商业化问题已基本解决;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与部署下,加氢站的数量将快速增加。而缺乏安全、高效的车载储氢方式,成为制约氢燃料汽车商业化推广的瓶颈。
车载储氢方式包括:高压储氢、合金储氢和液态储氢。而液态储氢由于其功耗高、容器结构复杂,不适合商业化应用。比较适合进行商业化推广的车载储氢方式为高压与合金储氢。相对于高压,合金储氢的优势在于其优秀的体积密度与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如何提高储存密度,降低成本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及其储氢方法,旨在提高合金储氢的储氢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其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储氢罐,其中每个储氢罐由多种合金材料填充,各个储氢罐的材质不同,所述的多个储氢罐均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电磁开关、压力传感器以及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电磁开关、压力传感器以及质量流量控制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获取储氢罐内温度以及气压,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储氢罐的电磁开关开闭,对多个储氢罐的供氢先后进行控制。
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其中,根据储氢罐的出氢温度的由低到高,依次设置有第一储氢罐,第二储氢罐,第三储氢罐,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储氢罐,第二储氢罐,第三储氢罐根据先后顺序开启,并关闭前一个储氢罐。
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储氢罐连接有传热介质通道,所述传热介质通道也设置有电磁开关,并且,电磁开关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所述传热介质通道对第二储氢罐进行加热,使第二储氢罐达到出氢温度。
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其中,所传热介质通道与第一储氢罐连接,通过第一储氢罐的废气或燃烧生成的水对第二储氢罐进行加热。
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储氢罐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通电后对第三储氢罐进行加热,使其达到出氢温度。
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储氢罐为稀土系合金储罐,第二储氢罐为钛系合金储罐,第三储氢罐为镁系合金储罐。
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多个储氢罐。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S1、通过控制系统获取第一储氢罐、第二储氢罐、第三储氢罐的数据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伯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伯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浆料储能系统
- 下一篇:流场可变的板式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