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车组车辆及其主吸能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7324.7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7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匡希超;帅纲要;岳译新;黄豪;罗宝;苏永章;曾文娟;刘旭;李涛;佘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器装置 导向杆 导向机构 动车组 固定法兰 由前至后 安装座 固定部 固定的 溃缩 导向杆套 前端法兰 依次增大 占用空间 轴向运动 横向力 剪切力 内腔中 减小 内腔 压溃 折弯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动车组车辆的主吸能器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溃缩外壳;设于所述内腔中、且具有至少两根可沿轴向运动的导向杆的导向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溃缩外壳的前后两端、且分别与所述导向机构的前端和后端相连的前端法兰和安装座;其中,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固定法兰;全部所述导向杆由前至后依次套设,且位于后端的所述导向杆套设于与所述固定法兰固定的基座中;多组分别将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杆固定的固定部,且由前至后的不同组所述固定部的剪切力值依次增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主吸能器装置的动车组车辆。上述主吸能器装置,能够防止在受到较大横向力时单侧折弯,且减小压溃后导向杆的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车组车辆及其主吸能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EN15227标准要求,动车组车辆需要满足两列车相对36km/h速度碰撞吸能要求。动车组车辆一般采用头车I位端配置自动车钩、防爬器吸能单元、主吸能器单元,中间车车端配置半自动车钩或半永久牵引杆来满足能量吸收要求。
目前大部分的吸能结构方案为,为保证吸能结构在预期的方向稳定压溃吸能,一般都采用一级导向杆,如十字型材或圆柱杆或柱体进行引导变形。如此设置,一级导向需要比吸能行程更长的空间,在安装时或在发生变形时,会占用后方较大空间;此外,压溃吸能后导向杆会造成后方不能布置设备或者设备损坏,且较长的导向杆影响吸能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车组车辆及其主吸能器装置,能够防止在受到较大横向力时单侧折弯,且减小压溃后导向杆的占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动车组车辆的主吸能器装置,包括:
具有内腔的溃缩外壳;
设于所述内腔中、且具有至少两根可沿轴向运动的导向杆的导向机构;
分别设于所述溃缩外壳的前后两端、且分别与所述导向机构的前端和后端相连的前端法兰和安装座;
其中,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
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固定法兰;
全部所述导向杆由前至后依次套设,且位于后端的所述导向杆套设于与所述固定法兰固定的基座中;
多组分别将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杆固定的固定部,且由前至后的不同组所述固定部的剪切力值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溃缩外壳的材质为蜂窝铝板,且所述溃缩外壳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包绕其四周的溃缩棱。
优选地,所述前端法兰具有多个安装通孔,多个前端螺栓的螺杆分别穿过每个所述安装通孔,且与所述导向机构的前端相连;多个所述前端螺栓的头部均抵于所述前端法兰的外侧,实现所述前端法兰与所述导向机构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设有用以供所述固定法兰嵌入、且避免所述固定法兰沿轴向运动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设有多个安装过孔,多个后端螺栓的螺杆分别穿过每个所述安装过孔,且与所述固定法兰相连;多个所述后端螺栓的头部均抵于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实现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法兰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具体包括两根所述导向杆,分别为位于前端的第一导向杆和位于后端的第二导向杆;
所述第一导向杆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中,且所述第一导向杆内部还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加强杆,第一固定部将所述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和所述第一导向杆固定;
所述第二导向杆通过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基座中,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剪切力值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剪切力值。
优选地,所述加强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向杆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导向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导向杆的长度,所述加强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基座的轴向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73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