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隧相连防坠石的缓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9587.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马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E21D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董建娜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连 防坠石 缓冲 结构 | ||
1.一种桥隧相连防坠石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明洞,第二级明洞的顶面设有至少四根相互平行的转轴(1),转轴(1)均平行于第二级明洞顶面,转轴(1)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二级明洞的顶面,每个转轴(1)的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相互平行的链轮(2),转轴(1)上每相邻两个链轮(2)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二级明洞上方设有数个链条(3),链条(3)的数量为链轮(2)数量的四分之一,位于同一排的四个链轮(2)之间通过一个链条(3)连接,链轮(2)分别同时与对应的链条(3)啮合,链条(3)的外周分别固定连接数个拨杆(4)的一端,拨杆(4)均匀分布于对应的链条(3)上,两侧的转轴(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5),第二明洞的顶面四角分别通过固定架和轴承安装传动轴(6),传动轴(6)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风扇(7),传动轴(6)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8),第二级明洞的顶面四角分别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套管(9),套管(9)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第二级明洞顶面,套管(9)内分别穿过一根竖杆(10),竖杆(10)的外周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对应的套管(9)的内壁,竖杆(10)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三伞齿轮(11),第一伞齿轮(5)和第二伞齿轮(8)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第三伞齿轮(11)啮合,内侧两个转轴(1)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凸轮(12),每个转轴(1)上的凸轮(12)比其上的链轮(2)多一个,内侧的转轴(1)上每相邻两个凸轮(12)之间是对应的链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隧相连防坠石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明洞包括隧道洞口处明洞及桥上明洞,将原有明洞作为第一级明洞,新增设承载套拱与第一级明洞之间设置泡沫材料缓冲层;第二级明洞处于桥上,洞顶设有塌落物扩散堆积区;第三级明洞与第二级明洞相连,第三级明洞的直墙上设置通风窗;第一级明洞和第二级明洞之间设有出口洞门,第二级明洞与第一级明洞的主体结构之间设有伸缩缝,第三级明洞和第二级明洞的主体结构之间设有变形缝;第三级明洞基底与隧道洞口处桥台基础相连接,第三级明洞洞口即为桥上明洞洞口;明洞顶拱部铺装从外到内依次为泡沫材料缓冲层、新增设承载套拱、防水层、粉煤灰填筑和粘土隔水层,顶面铺设混凝土预制块;第三级明洞外围由加强边墙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隧相连防坠石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级明洞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数个支撑杆(13)的下端,支撑杆(13)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同一个挡板(14)的一侧,挡板(14)朝向第一级明洞,支撑杆(13)分别与挡板(14)之间有夹角α,α=45-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隧相连防坠石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14)的另一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数个通孔(15),每个通孔(15)内穿过一根活动杆(16),活动杆(16)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通孔(15)的内壁接触配合,且活动杆(16)能够分别沿对应的通孔(15)水平滑动,活动杆(1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同一个缓冲板(17)的一侧,缓冲板(17)的一侧固定连接数个弹簧(18)的一端,弹簧(18)与活动杆(16)一一对应,弹簧(18)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挡板(14)的另一侧,活动杆(16)分别从对应的弹簧(18)内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隧相连防坠石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板(17)的另一侧固定安装一层软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隧相连防坠石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杆(4)均采用15F钢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95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