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海藻纤维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9782.4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6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杨;徐勤霞;成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56 | 分类号: | B01D71/56;B01D67/00;B01D69/02;B01D6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藻纤维 聚酰胺 透析膜 制备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酒石酸二乙酯 法制备工艺 聚乙烯亚胺 生物相容性 中空纤维膜 二甲亚砜 分子物质 聚乙二醇 微球蛋白 中空纤维 共聚物 硅藻土 聚乳酸 氧化锌 有效地 壁厚 丙酸 庚醇 环氧 己醇 应用 | ||
1.一种聚酰胺‐海藻纤维透析膜,其特征在于,透析膜为中空纤维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酰胺25‐30份,
海藻纤维12‐18份
L‐酒石酸二乙酯与聚乙烯亚胺的共聚物5‐10份,
聚‐2‐甲基‐2,3‐环氧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5‐10份,
聚乳酸2‐8份,
硅藻土1‐2份,
聚乙二醇1‐5份,
己醇或庚醇1‐2份,
氧化锌0.5‐1份,
二甲亚砜40‐60份;
其中,中空纤维的平均内径为120‐280μm,壁厚25‐4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海藻纤维透析膜,其特征在于,所述L‐酒石酸二乙酯与聚乙烯亚胺的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如下:将1倍质量的聚乙烯亚胺、0.1倍质量L‐酒石酸二乙酯和0.1倍质量三乙胺溶在乙醇中,20‐30℃下搅拌3~10天,得到L‐酒石酸二乙酯与聚乙烯亚胺的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海藻纤维透析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2‐甲基‐2,3‐环氧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合成方法如下:将1eq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溶于无水二氯甲烷中,分批加入1.2eq的间氯过氧苯甲酸,加热42‐45℃回流12‐24小时,分别用5%的亚硫酸钠溶液、10%碳酸氢钠溶液,蒸馏水洗涤两次,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油状物2‐甲基‐2,3‐环氧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将1eq的油状物2‐甲基‐2,3‐环氧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01eq过氧化二苯甲酰加入到无水乙醇中,20‐30℃反应12‐72小时,抽滤得到白色固体聚‐2‐甲基‐2,3‐环氧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海藻纤维透析膜,其特征在于,所述L‐酒石酸二乙酯与聚乙烯亚胺的共聚物为K值为100‐120的白色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聚酰胺‐海藻纤维透析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2‐甲基‐2,3‐环氧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K值为60‐80的白色粉末。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海藻纤维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干湿法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制备纺丝溶液,将各个组分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之后过滤,除去杂质,放置在纺丝液罐中真空消泡;
(2)以水为芯液和凝固浴,芯液压为0.01‐0.04MPa,凝固浴温度保持在25℃;
(3)调整纺丝液罐压力为0.2‐0.7MPa,温度35‐50℃,喷丝头温度37℃,设置收集筒的转速为300‐600r/min进行纺丝,即可制备得到聚酰胺‐海藻纤维透析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97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