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染黄龙病的沙糖橘中的菌落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1313.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4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江华;肖婉钰;李志杰;万爽;曾文圣;张旭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69;C12Q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株DNA 菌落检测 菌落 感染 病原菌 高通量测序技术 分子检测引物 第一引物 培养植物 生物分析 准确度 不分离 基因组 砂糖桔 检测 构建 文库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染黄龙病的沙糖橘中的菌落检测方法,涉及生物分析领域。其包括:以第一引物对作为砂糖桔黄龙病病原菌的分子检测引物,对待测样品基因组进行PCR扩增,确定患病植株DNA样品;构建患病植株DNA样品的16SrDNA文库;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病植株DNA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患病植株DNA样品中的菌落组成进行分析。这种检测方法,可在不分离培养植物菌落的前提下对感染黄龙病的沙糖橘进行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高,容易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分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感染黄龙病的沙糖橘中的菌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砂糖桔是广东重要的柑桔品种,由于近年来柑桔黄龙病的不断蔓延扩散,黄龙病已严重威胁广东省整个砂糖桔产业安全,而根据政府数据统计,发病较为严重是清远英德和云浮等地区。发病砂糖桔属于典型黄龙病症状,叶片为“斑驳型黄化症状”,不均匀的黄绿相间;果实为“红鼻子果”,果实果柄部分桔红色,其余部分青色。
柑桔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是制约全球柑桔产业发展的的毁灭性病害。研究认为柑桔黄龙病分为两个种,亚洲韧皮杆菌 (Candidatus Liberibacterasiatricus),非洲韧皮杆菌(Ca.L. africanus)。由于韧皮杆菌的不可继代培养性,阻碍了其致病机理及防控研究工作进步发展,当前也没有防治柑桔黄龙病的确切高效方法。
植物与植物内细菌群落属于动态发生过程,而一种发病病原菌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微生态失调或菌群失衡。但由于绝大多数植物群落存在无法分离培养的难题,所以目前关于柑桔侵染黄龙病后的细菌群落组成所知甚少,不利于有效的防治柑桔黄龙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黄龙病的沙糖橘中的菌落检测方法,通过这种检测方法,可在不分离培养植物菌落的前提下对感染黄龙病的沙糖橘进行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高,容易实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染黄龙病的沙糖橘中的菌落检测方法,其包括:
以第一引物对作为砂糖桔黄龙病病原菌的分子检测引物,对待测样品基因组进行PCR扩增,确定患病植株DNA样品;
构建患病植株DNA样品的16SrDNA文库;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病植株DNA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患病植株DNA样品中的菌落组成进行分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例如包括: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检测方法,通过将对黄龙病有较高特异性的第一引物对作为引物,采用常规PCR的分子检测法,筛选出感染黄龙病砂糖桔的患病植株DNA样品;再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患病植株 DNA样品中的菌落组成,即可得出患病植株中的细菌菌群组成,进而为沙糖橘的黄龙病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此外,这种检测方法,可在不分离培养植物菌落的前提下对感染黄龙病的沙糖橘进行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高,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沙糖橘果园的30个砂糖桔样本DNA电泳结果;
图2为3对引物在10个样品的PCR产物电泳结果;
图3为沙糖橘果园正常生长样品和斑驳型黄化症状样品的PCR 产物电泳结果;
图4为30个样本的16SrDNA PCR产物电泳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1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