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气溶胶中硝酸盐颗粒物的氧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84057.6 申请日: 2018-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8593835A 公开(公告)日: 2018-09-28
发明(设计)人: 章炎麟;赵祝钰;曹芳;张雯淇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1/00 分类号: G01N31/00
代理公司: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代理人: 张立荣;赵超
地址: 21001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硝酸盐 氧同位素 大气气溶胶 颗粒物 同位素分馏 亚硝酸盐 氧化亚氮 准确度 气溶胶 氧原子 截距 转化 交换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气溶胶中硝酸盐颗粒物的氧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方法先将气溶胶中硝酸盐充分转化为亚硝酸盐再充分反应生成N2O气体,产生的N2O气体的氧原子来自于反应过程中的NO2,NO2的氮、氧同位素比值与原NO3的相同,如果没有与水发生氧交换和同位素分馏,N2O的δ18O与来自硝酸盐的δ18O的斜率应该为1;因此,通过建立已知硝酸盐氧同位素值和其转化产生的氧化亚氮气体的氧同位素值的相关曲线,应用该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可以计算样品中的硝酸盐氧同位素值。本发明方法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气溶胶中硝酸盐颗粒物的氧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发展,大气污染程度越来越大,大气颗粒物的组成成分越来越复杂,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对交通、人类、动植物等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陈永忠,肖化云.大气气溶胶的种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分析[J].江西科学,2009,27(06):912-915]。大气气溶胶组成成分复杂多样,硝酸盐颗粒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为气溶胶领域的重要的研究对象。随着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发展,应用该技术对大气气溶胶的来源进行解析,成为气溶胶研究的重要方向。大气气溶胶的不同来源及转化过程有不同的δ18O,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氧同位素可以研究硝酸盐颗粒物的来源以及形成过程[李亲凯,杨周,黄俊,崔高仰,李晓东.大气颗粒物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6,35(04):1063-1071;秦燕,范昌福,胡斌,李延河.新疆吐哈地区气溶胶的氮氧同位素组成及硝酸盐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J].地质学报,2015,89(S1):97-98;Elliott E,Kendall C,WankelS,et al.2007.Nitrogen isotopes as indicators ofNOx source contributions toatmospheric nitrate deposition across the midwestern and northeasternUnitedStates.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41:7661-7667;刘冬伟,图影,方运霆.铵盐和硝酸盐稳定同位素丰度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案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7,28(07):2353-2360;王曦,曹亚澄,韩勇,唐昊冶,王如海,孙晓丽,孙玉芳.化学转化法测定水体中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比值[J].土壤学报,2015,52(03):558-566],进而可以解决大气气溶胶硝酸盐颗粒物来源、转化过程等复杂问题以及最终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作贡献。

目前国内对大气气溶胶中硝酸盐颗粒物的氧同位素的研究较少,硝酸盐氧同位素测定的前处理分析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叠氮酸化学还原法和细菌反硝化法[徐志伟,张心昱,于贵瑞,孙晓敏,温学发.中国水体硝酸盐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溯源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14,35(08):3230-3238]。由于离子交换法样品需要量大、前处理方式繁琐、样品易污染,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叠氮酸化学还原法和细菌反硝化法。但反硝化法存在复杂的生物反应机制,不易控制,还需要保持反硝化细菌的活性[徐志伟,张心昱,于贵瑞,孙晓敏,温学发.中国水体硝酸盐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溯源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14,35(08):3230-3238];而化学还原法机理明确,反应过程简单易操作,国内主要应用于水体硝酸盐同位素的分析,在将已有方法应用到大气气溶胶的测定时,发现硝酸盐还原率较低,导致同位素值不稳定,因此我们改进了化学转化法来准确测定气溶胶硝酸盐氧同位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准确测定大气气溶胶硝酸盐颗粒物的氧同位素比值的方法,为研究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迁移转化问题提供有效依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4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