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角位移传感器的推力器推力在轨高精度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4259.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8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俞洁;吕建民;刘伟;铁琳;杨立峰;陆国平;梁奕瑾;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10 | 分类号: | B64G1/10;B64G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力器 角位移传感器 卫星 精度标定 三轴角位移 轨高 卫星姿态控制 动力学方程 地面处理 三轴姿态 数据计算 卫星姿态 遥感卫星 转动惯量 三轴 成像 采集 发射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角位移传感器的推力器推力在轨高精度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采集推力器在轨工作时的卫星三轴角位移数据,包含开启和关闭全过程,并下传至地面处理;步骤二,根据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下传卫星三轴角位移数据计算卫星三轴姿态角速度、角加速度;步骤三,通过建立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将发射前测得的推力器在卫星上的安装位置、角度及卫星的转动惯量作为已知量,根据步骤二获得的卫星三轴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可以计算得出推力器的在轨推力。本发明可以进行推力器在轨推力高精度标定,保证高精度遥感卫星在轨使用过程中卫星姿态控制精度和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定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角位移传感器的推力器推力在轨高精度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卫星等空间飞行器而言,推力器为主要的姿态控制部件,其在轨推力精度直接影响卫星姿态控制效果。在轨已多次出现因推力器推力值估计错误造成卫星姿态控制异常,甚至发生卫星在轨解体的事件;由于推力器开启与关闭依靠电磁阀的张合实现,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推力将产生非线性波动,这种现象对高精度遥感卫星姿态控制及遥感成像造成不利影响,且该波动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小于10ms),常规姿态敏感器(测量带宽小于20Hz)很难进行测量,需使用高精度高采样频率的传感器进行精确标定(角位移传感器测量频率范围2Hz~400Hz,角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优于0.006″);电磁阀的张合实现推力器开启与关闭,其张合过程中的动态数据是寿命预估的重要参数,只有使用高精度高采用频率传感器才能对其进行长期监视,提高寿命预估精度。因此,采用一种基于角位移传感器的推力器推力在轨高精度标定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角位移传感器的推力器推力在轨高精度标定方法,其实现推力器在轨推力高精度标定,保证高精度遥感卫星在轨使用过程中卫星姿态控制精度和成像质量;通过对推力器开启及关闭过程中的推力变化分析,可以进行推力器工作性能退化评估,预测推力器工作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角位移传感器的推力器推力在轨高精度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采集推力器在轨工作时的卫星三轴角位移数据,包含开启和关闭全过程,并下传至地面处理;
步骤二,根据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下传卫星三轴角位移数据计算卫星三轴姿态角速度、角加速度;
步骤三,通过建立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将发射前测得的推力器在卫星上的安装位置、角度及卫星的转动惯量作为已知量,根据步骤二获得的卫星三轴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可以计算得出推力器的在轨推力。
优选地,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十一:建立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如下式:
其中,J为卫星转动惯量,通过地面测试获得,如下式:
为卫星角加速度矢量,通过角位移传感器在轨测量获得,如下式:
为推力器距离卫星质心的位移,通过地面测试获得,在卫星三轴的分量如下式:
为推力器的推力矢量,其在卫星三轴的推力分离与安装角度有关,其三轴分量如下:
F为推力器推力值,所求目标值;α、β为推力器在卫星上的安装角度;
步骤三十二:根据角位移传感器在轨测量数据,进行推力器推力值解算;得到以下公式:
从而可以获得推力器含开启和关闭全过程推力值F(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4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