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味水果饮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5524.7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庐山市环绿时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陈红燕 |
地址: | 3328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蓝莓 饮品 发酵 一次发酵液 三次发酵 无氧发酵 发酵液 酱汁 酒醪 原味 制备 乳酸菌 二次发酵液 辅助发酵剂 混合发酵 降酸酵母 酿酒酵母 糯米浸泡 水果 蓝莓汁 漂浮物 酒曲 去除 破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味水果饮品的制备方法,属于风味饮品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1000重量份糯米浸泡2‑4小时后蒸20‑24分钟,降温后加入1‑3重量份酒曲和5‑10份辅助发酵剂发酵2‑4天得到酒醪;(2)将400‑650重量份蓝莓破碎后加入0.3‑0.5重量份酿酒酵母发酵2‑4天得到蓝莓酱汁;(3)再将酒醪和蓝莓酱汁混合发酵3‑6天得到一次发酵液;(4)在一次发酵液中加入0.1‑0.3重量份降酸酵母、0.05‑0.2重量份乳酸菌和200‑350重量份水轻轻搅拌进行有氧发酵2‑4天得到第二次发酵液;(5)在二次发酵液中加入蓝莓汁50‑80重量份进行无氧发酵16‑25天得到三次发酵液;(6)去除三次发酵液中的漂浮物,轻轻搅拌后进行无氧发酵5‑7天得到四次发酵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味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味水果饮品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低糖、低酸度、无添加、高营养、澄清透亮和浓郁蓝莓原香的饮品。
背景技术
蓝莓英文名称:Blueberry,意为蓝色浆果,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营养成分高。
其中,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注目。也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并且据美国、日本、欧洲科学家研究,经常食用蓝莓制品,还可明显地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医学临床报告也显示,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的视紫质再生,预防近视,增进视力。
虽然蓝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其不易保存和酸度较高限制了其使用。现有技术中采用多种方式对蓝莓进行利用,如直接提取花青素,如制成饮品,如制成蓝莓酒等。
如申请号为CN201110099687.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蓝莓原酒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步骤1、向蓝莓浆中加入占蓝莓浆质量0.008-0.012%的果胶酶,于20-25℃搅拌45-50h,然后加入占蓝莓浆质量0.008-0.012%的降酸酵母,发酵至糖度小于5g/L后过滤,收集蓝莓汁。
步骤2、向步骤1所述蓝莓汁中加入占蓝莓汁质量0.008-0.012%的乳酸菌,然后发酵至蓝莓汁总酸小于等于10g/L后过滤,得到蓝莓原酒,将所述蓝莓原酒在6小时内冷却至蓝莓原酒冰点温度上1℃,保温6-8d,然后维持此温度过滤,然后在78℃以上蒸馏至蓝莓原酒酒精度为0.5-1%Vol。
该技术虽然得到酸度在8g/L左右的蓝莓原酒,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
1、需要使用果胶酶,另外处理完成后也可能需要对酶进行灭活;
2、产量较低,有效利用率低;
3、需要蒸馏,有效成分(如花青素等)高温易分解;
4、酸值还是较高;
5、香味不够浓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味水果饮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结合米酒和蓝莓的发酵方法,得到营养含量丰富且适合饮用的蓝莓味饮品。其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味水果饮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0重量份糯米浸泡2-4小时后蒸20-24分钟至九分熟,时间不宜过长;降温至28-35℃加入1-3重量份酒曲和5-10份辅助发酵剂发酵2-4天(优选为3天)得到酒醪,发酵温度28-30℃。在该步骤中,并不需要向做米酒那样蒸至十分熟和发酵6-7天,九分熟的糯米用于控制其粘度便于辅助发酵剂与糯米充分混合;同时缩短发酵时间以便于步骤(3)混合发酵。另外,该过程类似常规的米酒发酵,可以采用较高温度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庐山市环绿时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庐山市环绿时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