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热稳定硅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7362.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7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祥发;高朋召;廖进军;段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荣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58 | 分类号: | C01B33/158;C01B33/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热 稳定 硅基气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热稳定硅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酸‑碱两步法来制备SiO2气凝胶,包括以下步骤:将正硅酸乙酯和乙醇混合均匀,滴加硝酸和乙醇溶液,加入表面活性剂,室温下搅拌4‑20h,然后密封放入298K‑323K水浴中12‑36h,在剧烈搅拌下,加入氨水、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得到SiO2溶胶;将所得SiO2溶胶后,进行超临界干燥,然后卸压,待恢复常压后冷却到室温,即得SiO2气凝胶。由本发明制备的硅基气凝胶颗粒均匀,团聚少,骨架结构疏松,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窄,高温热稳定性较好,不会出现比表面积急剧下降和孔隙大量减少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热稳定硅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iO2气凝胶又被称之为“蓝烟”,其组成中96%以上都是气体,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除密度极低外,SiO2气凝胶还具有低热导率(最低达0.01W/m·K)、高比表面积(最高达1000m2/g)、高孔隙率(最高达99%)、高光透过性(最高达99%)、低介电常数(低至1.0-2.0)、低折射率(最低达1.05)等特性,因此在航空航天、建筑、医学以及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SiO2气凝胶的制备可分为三个过程。第一步:SiO2湿凝胶的制备,即溶胶一凝胶过程,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两种。一步法即直接将硅源、水、溶剂按一定配比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硅源发生水解产生溶胶,再进一步发生缩聚反应和陈化,在溶液中形成无序、枝状、孔洞,形成纳米尺度的气凝胶。两步法是使硅源与含量低于化学计量比的水混合均匀,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使其部分水解,得到缩合硅的先驱体然后补足化学计量比的水,加入适量的溶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缩聚反应,生成SiO2凝胶。第二步:凝胶的老化,第一步中制备的湿凝胶需要在母液中老化,通过老化可使凝胶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减小到最小程度。第三步:凝胶的干燥,在这一步中需要将凝胶孔洞中的液体排出,液体排出过程中为了不引起凝胶塌陷、开裂,研究者先后采用了超临界条件下干燥、常压干燥、冷冻干燥等,后来研究者又通过各种改性方法,对凝胶进行加强,减少干燥过程中的塌陷、开裂,甚至可以在非超临界条件下制备无开裂的气凝胶。
研究表明,第一步的溶胶-凝胶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用水量、溶剂用量、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温度以及pH值等。而第三步的干燥是气凝胶制备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干燥方法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所得气凝胶性能的优劣。目前主要研究的有超临界干燥、常压干燥和冷冻干燥等,主要通过对干燥后凝胶的密度、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孔径等参数的测量和表征来判断气凝胶性质的好坏,密度越低、比表面积越大、孔隙率越高、孔径分布越均匀,说明其性质越好。总体而言,工艺参数对SiO2气凝胶的性质影响非常大,研究工艺参数对SiO2气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制备方法与工艺参数对改变SiO2气凝胶结构与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高热稳定硅基气凝胶,研究热负载条件对SiO2气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酸-碱两步催化来制备SiO2气凝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得到的硅基气凝胶不易团聚,分散程度更好,不会出现比表面积急剧下降和孔隙大量减少等现象。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热稳定硅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酸-碱两步法来制备SiO2气凝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正硅酸乙酯和乙醇按15-30:6-14的体积比混合均匀,标记为A溶液;
(2)将硝酸和乙醇按3-6:15-35的体积比混合均匀,标记为B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荣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荣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7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