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防转向侧翻式悬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9631.5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0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承新;陈子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小豆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6 | 分类号: | B60G1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减震器 上摇臂 铰接 电动车 侧翻式 悬架 转向过程 阻尼力 车架 电动平板车 行程产生 压缩行程 上端 平稳性 转向节 侧翻 内端 前轮 外端 下端 伸张 失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防转向侧翻式悬架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电动平板车在转向过程中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提高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平稳性的电动车防转向侧翻式悬架结构。它包括上摇臂,上摇臂的内端与车架铰接相连,上摇臂的外端与前轮的转向节铰接相连;前减震器,前减震器的上端与车架铰接相连,前减震器的下端与上摇臂铰接相连,所述前减震器的压缩行程的阻尼力大于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平板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防转向侧翻式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平板车是用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运输工具。电动平板车的使用环境一般比较恶劣,需要在崎岖道路等环境下行驶,往往会遇到频繁转向和急转向的情况,这使得电动平板车在转向过程中容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研究发现目前的汽车和电动平板车的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
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车架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而为了达到迅速减震的目的:减震器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震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减震器在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震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震。
目前悬架系统中的减震器的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大于压缩行程的阻尼力,虽然可以达到迅速减震的目的;但车辆在崎岖道路环境下行驶过程中,当车辆转向时(尤其是急转向时),由于减震器的压缩行程阻尼小,靠近弯道内侧的减震器将迅速压缩,靠近弯道内侧的车架迅速往下偏斜,导致电动平板车在转向过程中容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并且由于减震器的伸张行程阻尼大车架无法迅速往上摆正,从而进一步加剧电动平板车在转向过程中容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电动平板车在转向过程中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提高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平稳性的电动车防转向侧翻式悬架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车防转向侧翻式悬架结构,包括:上摇臂,上摇臂的内端与车架铰接相连,上摇臂的外端与前轮的转向节铰接相连;前减震器,前减震器的上端与车架铰接相连,前减震器的下端与上摇臂铰接相连,所述前减震器的压缩行程的阻尼力大于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
本方案改变目前悬架系统中的减震器的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大于压缩行程的阻尼力,以达到迅速减震的目的——这一惯用的技术方案,将前减震器的压缩行程的阻尼力大于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两者恰好相反);如此,车辆在崎岖道路环境下行驶过程中,当车辆转向时(尤其是急转向时),由于减震器的压缩行程阻尼较大,靠近弯道内侧的减震器的压缩行程变小、压缩速度减慢,有效减小靠近弯道内侧的车架迅速往下偏斜速度及偏斜量,有效改善电动平板车在转向过程中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有效提高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平稳性;
进一步,由于减震器的伸张行程阻尼较小,车架可以迅速往上摆正复位,从而进一步有效改善电动平板车在转向过程中易发生失衡、侧翻的问题,提高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平稳性。
作为优选,前减震器包括工作缸、将工作缸分为上腔和下腔的活塞及设置在活塞上的伸张阀和流通阀,所述流通阀的阀孔流通面积小于伸张阀的阀孔流通面积。
本方案通过流通阀的阀孔流通面积小于伸张阀的阀孔流通面积,来实行前减震器的压缩行程的阻尼力大于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
作为优选,流通阀的阀孔流通面积为伸张阀的阀孔流通面积的2/3-4/5。
作为优选,流通阀的流通阀弹簧的刚度大于伸张阀的伸张阀弹簧的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小豆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小豆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96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