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2240.4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姗;邹传龙;陈贤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2/84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墙 墙体模板 浇注 模板层 混合浆料 现浇 振捣 制备 建筑工程领域 密实 表面平整度 混凝土凝结 承载能力 地面垂直 墙体骨架 施工过程 侧面 施工 石膏 浇筑 垂直 拆除 应用 | ||
1.一种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面上使用金属材料搭建成墙体骨架,所述墙体骨架厚度为200mm~1000mm;
步骤二:制备多块高度相同的墙体模板,每块墙体模板均具有一侧平直的墙体模板工作面,每块墙体模板的高度为1.2m~1.5m;
步骤三:将适量的水泥、石膏粉、海菜粉和水投入搅拌机以内,制得混合浆料;
步骤四:沿着步骤一所述墙体骨架四周布置多块墙体模板,使所述墙体模板工作面贴附于所述墙体骨架侧面上,使用紧固件将所述墙体模板左右两侧依次首尾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墙体骨架四周形成形成一圈模板层;
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述制得的混合浆料浇注于步骤四所述模板层围绕形成的空间以内,当混合浆料浇注层高度达到所述模板层高度的90%时,停止浇注;
步骤六:使用振捣棒对步骤五中所述混合浆料浇筑层进行振捣,按照先对混合浇筑层中部进行振捣,再将振捣棒移动至四周进行振捣的顺序,先后在混合浆料多个位置处对混合浆料进行振捣,使混合浆料浇注层内的空气完全排出;
步骤七:在步骤四所述模板层之上再铺设一圈模板层,并使用紧固件将该层模板层与下层模板层连接在一起;
步骤八:重复步骤五至步骤七,依次在各圈模板层内浇注混合浆料并进行振捣,待混合浆料凝固后,拆除所有墙体模板,获得承重墙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骨架包括多条竖立地插立于地面上的竖向钢筋(1)、多条平行于地面布置的横向钢筋(2)和多条平行于地面布置的纵向钢筋(3),所有竖向钢筋(1)在地面上布置为多排多列的矩阵,每条横向钢筋(2)与位于同一排的所有竖向钢筋(1)焊接在一起,每条纵向钢筋(3)与位于同一列的所有竖向钢筋(1)焊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板包括面板(4)、横向背楞(5)以及竖向背楞(6),所述面板(4)正面作为所述墙体模板工作面,所述横向背楞(5)焊接固定于所述面板(4)反面并平行于所述面板(4)顶面或底面布置,所述竖向背楞(6)焊接固定于所述面板(4)反面并平行于所述面板(4)左右侧面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4)正面粗糙度小于12.5微米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水泥、石膏粉、海菜粉和水按照质量份数配比为:
水泥:10~20份;
石膏粉:30~40份;
海菜粉:5~10份;
水:50~60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水泥、石膏粉、海菜粉和水在搅拌机内的搅拌时间为10min~15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对所述模板层以内空间浇注混合浆料,浇注出口与该层模板层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使用振捣棒对所述对混合浇筑层进行振捣,其中任意相邻两个振捣位置处间距为1m~1.5m,振捣棒在每个振捣位置处振捣持续时间为2min~5min,振捣棒插入深度为该层混合浇注层高度的1倍~1.2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向步骤五中所述模板层内空间浇注混合浆料之前,在所述墙体模板工作面上涂覆脱模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现浇承重墙的修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为133#聚酯类脱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学院,未经南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22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