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尼达尼布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4226.8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3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世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31/496;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活性剂 制备 布纳 药油 体内生物利用度 高生物利用度 固态脂质材料 纳米脂质载体 小肠上皮细胞 液态脂质材料 吸收促进剂 粒径分布 探头超声 液态脂质 冰水浴 机溶剂 载药量 摄取 预热 粒径 熔融 固化 加热 下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尼达尼布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纳米脂质载体包括尼达尼布、固态脂质材料、液态脂质材料、表面活性剂和吸收促进剂。制备方案包括以下步骤:将固态和液态脂质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加热,搅拌至熔融。加入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5min。加入尼达尼布,搅拌1h,得含药油相。将部分或全部表面活性剂加入水相,同温度预热,搅拌下将水相加入上述含药油相。探头超声后,冰水浴固化,即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尼达尼布纳米脂质载体方案简单,不含有机溶剂,载药量高,具有均匀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和良好的稳定性,可以显著增加小肠上皮细胞对尼达尼布的摄取,有效提高体内生物利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和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尼达尼布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类病因不明,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肺功能恶化为特征的疾病。目前,IPF除了肺移植以外,尚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未进行肺移植情况下,其3年和5年死亡率分别是50%和80%。
尼达尼布是一种三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生长因子拮抗药,用于治疗目前医学界只能通过肺移植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是治疗IPF新的研究结果。尼达尼布为p-gp底物,具有首过效应,在小肠环境下溶解度差,不易吸收,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体内生物利用度仅有4.7%。因此,寻求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尼达尼布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新剂型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渴望解决的问题。
目前尼达尼布上市产品为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上市的软胶囊,国内外研究还有将其制成固体分散体以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但是这些方法对尼达尼布生物利用度的改善并不是十分显著。纳米脂质载体,是在固体脂质纳米粒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一代纳米载药体系,由固态液态混合脂质、表面活性剂及药物组成。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可以改变膜转运机制,增强药物对生物膜的渗透性,有利于药物经皮或粘膜渗透吸收以及细胞内的药效发挥。纳米脂质载体生物相容性好,可控制药物释放,避免药物降解或泄漏,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可用于多种给药途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尼达尼布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姜黄素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尼达尼布纳米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为尼达尼布,辅料包括固态脂质材料、液态脂质材料、表面活性剂和吸收促进剂。其中,各组分含量以在10ml终制剂中的重量计如下:尼达尼布50-200mg,固态脂质材料500-1500mg,液态脂质材料250-750mg,表面活性剂500-1000mg。
所述固态脂质材料包括三月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和山嵛酸甘油酯,优选单油酸甘油酯和三月桂酸甘油醋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液态脂质材料包括三辛酸甘油酯、辛酸癸酸三甘油酯、中链油、聚油酸甘油酯、油酸、大豆油和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其质量为固体脂质的二分之一,优选三辛酸甘油酯和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磷脂、吐温-80、泊洛沙姆188、聚氧乙烯蓖麻油、月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聚乙烯醇和普朗尼克P85,优选吐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泊洛沙姆188或普朗尼克P85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尼达尼布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固态脂质材料和液态脂质材料在高于固态脂质材料熔点10-40℃条件下水浴或油浴,以600rpm/min搅拌至熔融。
加入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5min。
加入尼达尼布,继续搅拌1h,得含药油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世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世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4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