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磨和密封及膨胀集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0400.X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志光 |
地址: | 15005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炉膛 循环流化床锅炉 非金属膨胀节 给煤管 排渣管 波形膨胀节 二次风装置 环保节能型 金属膨胀节 集成系统 返料器 烟道 防磨 密封 膨胀 空气预热器 屏式受热面 安全稳定 锅炉领域 焊接密封 环保节能 密封焊接 影响锅炉 过热器 排烟口 省煤器 漏风 漏气 漏水 漏灰 漏煤 漏烟 锅炉 出口 | ||
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磨和密封及膨胀集成系统,它涉及锅炉领域,以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漏水、漏气、漏煤、漏灰、漏烟、漏风等影响锅炉环保节能、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给煤管、二次风装置、炉膛、屏式受热面、分离器、返料器、烟道、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排渣管、波形膨胀节、两个金属膨胀节和三个非金属膨胀节;给煤管、二次风装置、排渣管、分离器的入口和返料器的出口分别与炉膛密封焊接,分离器的排烟口与烟道的入口通过第三个非金属膨胀节连接,第二个非金属膨胀节设置在分离器的入口与炉膛之间,第一个金属膨胀节设置在排渣管与炉膛之间,波形膨胀节焊接密封在给煤管上。本发明适用于锅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领域,具体涉及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磨和密封及膨胀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因其具有的环保和节能性能得到快速发展,从而促进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发及应用,其防磨和密封及膨胀三大系统是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高效、清洁运行的必要措施。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炉膛、分离器、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的磨损及密封问题;给煤管与炉膛、二次风与炉膛、返料器与炉膛、排渣管与炉膛等的密封及膨胀问题;给煤管与炉膛、炉膛与分离器、分离器与烟道、返料器与炉膛等的膨胀及密封问题。如防磨和密封及膨胀问题处理不好,将导致锅炉漏水、漏气、漏煤、漏灰、漏烟、漏风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锅炉安全稳定、环保节能、清洁高效运行,并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因磨损和密封及膨胀而导致的漏水、漏气、漏煤、漏灰、漏烟、漏风等影响锅炉环保节能、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磨和密封及膨胀集成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给煤管、二次风装置、炉膛、屏式受热面、分离器、返料器、烟道、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排渣管、波形膨胀节、两个金属膨胀节和三个非金属膨胀节;
炉膛的侧壁由多根管子和多个扁钢焊接形成;
给煤管、二次风装置、排渣管、分离器的入口和返料器的出口分别与炉膛密封焊接,且第一个非金属膨胀节设置在返料器的出口与炉膛之间,第二个非金属膨胀节设置在分离器的入口与炉膛之间,第一个金属膨胀节设置在排渣管与炉膛之间,屏式受热面设置在炉膛的内部并伸出到炉膛外,分离器的出口与返料器的入口连接,分离器的排烟口与烟道的入口通过第三个非金属膨胀节连接,烟道内部设有过热器和省煤器,省煤器的出口与空气预热器通过第二个金属膨胀节连接,波形膨胀节焊接密封在给煤管上;
屏式受热面为由管子I和扁钢I焊接形成的膜式壁结构,屏式受热面与所述炉膛的侧壁的相交处焊接密封,屏式受热面与所述炉膛的侧壁的相交处装有耐磨耐火可塑料,在耐磨耐火可塑料上方的屏式受热面的每根管子I上设有多个防磨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设置非金属膨胀节解决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膨胀,设置波形膨胀节和金属膨胀节解决垂直膨胀及密封的问题。
二、设置波形膨胀节、金属膨胀节和非金属膨胀节除了解决锅炉膨胀的问题,同时膨胀节密封焊接在各个装置上防止锅炉燃烧时的泄露,解决锅炉密封及膨胀的问题。
三、屏式受热面上设置耐磨耐火可塑料,在耐磨耐火可塑料上方的屏式受热面的管子上设有多个防磨片解决锅炉的防磨问题,同时,屏式受热面与所述炉膛的侧壁的相交处通过焊接密封解决锅炉的密封问题。
四、本发明通过膨胀、密封、防磨集成系统的协同控制来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漏水、漏气、漏煤、漏灰、漏烟、漏风的问题,使循环流化床锅炉能更加环保节能、清洁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04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分级与SNCR联合脱销法
- 下一篇:增压流化床二次风协同进料装置及方法